青岛即墨十年蝶变从县城到副中心,如何在发展中保留烟火气?

2025-11-24 17:05:21 173

即墨区这十年干的活儿,简直是把"副中心"这三个字刻进了DNA里。经济上搞高端服务业,金融中心建开发区,科技上搞汽车产业新城,交通上跟主城区无缝对接,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一条龙...这哪是搞县城,分明是给青岛打补丁。不过说真的,通济街道把服装市场升级成时尚设计,蓝村镇搞轨道交通装备,田横镇玩海洋经济,这招"各美其美"玩得挺溜,比某些地方只会搞"千篇一律"的开发区有水平多了。

但吃瓜群众突然悟了,光靠这些硬指标够不够?城里老居民该不会又要被逼着搬进"现代化社区"吧?那些老城区的老街坊们,你们懂的。还有城中村改造,这要是搞成了"一刀切"的统建小区,那可真是要了老街巷的命。最怕的是规划图上画得再漂亮,最后变成"千城一面"的样板工程。

建议即墨搞点创新的老城区的老房子能不能保留几个"非标"建筑?城中村能不能搞点"微改造"?给老百姓留点选择空间。至于人才引进,除了给补贴,能不能让大伙儿觉得"来了不想走"?毕竟青岛市区那么大,人才流失到即墨可不是没可能。

即墨这十年,是把"副中心"这三个字活学活用了。经济搞活、交通通顺、环境变美,这些硬功夫值得点赞。但发展路上不能走偏,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舒心才是真本事。十年后的即墨什么样,得看能不能把"现代化"和"烟火气"平衡好。毕竟再好的规划,最后得落到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里。

产品展示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