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四野副参谋长不满军衔,找到罗帅理论,结局如何?

2025-10-07 15:10:41 141

1955年,罗荣桓于总政治部处理事务时,办公室门骤然被推开。

进屋之人为聂鹤亭,系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亦是罗帅旧部。然罗帅仍蹙眉凝视,因其未禀而入办公室,此举实为不妥。

聂鹤亭似乎并未注意到罗帅的目光,他向罗帅提出:“我申请授予上将军衔……”

【对军衔不满】

评衔工作启动之初,中央便意识到此项任务极具挑战性。部分人员对军衔评定漠不关心,而另一些人则极为珍视战士身份所承载的荣誉。

无论如何,中央难以兼顾所有个体需求,无法周全地顾及每一个人。中央所制定的规定,只能说是尽力确保相对公平。

中央制定的条例显示,此次授衔并非仅依据某一时期的战功,而是综合考量革命经历、资历及战功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选,所授军衔较为公正。

总政依据有过错者降衔、有功绩者升衔原则,逐一评定并授予此次将帅军衔。此项工作规模庞大,总政事务繁杂。

工作接近收尾时,罗帅得以稍作歇息。未料,这口气尚未缓过,其得力部下、四野副参谋长聂鹤亭便前来拜访。

聂鹤亭满脸愤懑,似有满腹委屈。罗帅见此情形,立即询问他发生了何事,是否工作出现状况。

聂鹤亭随后一句话,令对方始料未及。他提出,将军衔晋升至上将,认为授予其中将军衔过低。

此事令罗荣桓感到不悦,他认为自身军衔偏低,这岂不是暗示他这位资深领导处理事务有失公允?然而,军衔评定自有其准则,他皆是依循这些准则行事。

罗帅对聂鹤亭的为人十分清楚。聂鹤亭性格直率,行事有时欠缺周全考虑,其言语往往并无深意。

罗帅强压怒气发问:“你依据什么认为自己能获上将军衔?难道不知评衔有既定标准?”

察觉到老首长动了怒,聂鹤亭仍固执追问。他向罗帅询问,为何与自身职级相近者均拟授上将军衔,而自己仅被拟授中将军衔?

聂鹤亭起初对拟授予的中将军衔并无异议,认为这一军衔已属恰当。然而,在了解其他军衔评定情况后,他开始产生不满情绪。

若众人皆获中将衔,他自无异议。然部分资历或能力逊于他、或与他相当者获上将军衔,而他仅得中将,便心生不满。

因此,他寻至罗帅处,直接提出晋升军衔的要求。然而,军衔评定遵循既定程序,非个人意愿所能左右,罗帅对此表示不满。

【学生先锋】

聂鹤亭作为革命资历深厚的将领,本不应出现此类失误。其革命认知始于1921年,彼时他自阜阳前往安庆,考取了皖江师范专科学校体育专业。

彼时,安庆地区革命思想已呈传播态势,王步文、蔡晓舟等人士发起成立社会主义共青团,各类进步书刊亦在校园内广泛流传。

他16岁那年,七岁时开始接受启蒙教育,12岁时因生活压力不得不从事农耕。四年间,他始终未放弃学习,一直期盼能再次回到学校。

此次获重返校园之机,他内心满是激动,所见皆觉新奇。踏入校园,他学习愈发勤奋,持续从书中汲取知识。

彼时学校内流通的进步读物里,既包含我党主办的报刊及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也涵盖国民党左派人士发行的报刊与撰写的文章。

他对于各类书籍,几乎都照单全收。在多元思想熏陶下,其视野显著拓宽,进而思索起国家的前途与革命的方向。

此时他尚未与革命产生关联,真正开始接触革命,是在结识许继慎之后。

许继慎为安庆地区最早与我党产生联系者,土地革命阶段曾出任红一军军长一职。与许继慎相识后,其对党的认识更为深入。

许继慎引领下,其开始投身部分革命活动。

他一度期望通过读书实现救国目标,也曾将救国希望寄托于体育发展。但现实击碎了他的期待,上级要求扩充某方面经费时,他们的教育经费便遭削减。

他们正当争取教育经费的举动,遭官员歪曲诬蔑,对手无武器的学生动用棍棒、刺刀攻击。

学生遭遇杀害,其家人陷入极度悲痛,而幕后凶手仍逍遥自在,未受到丝毫惩处。

自那时起,聂鹤亭便明确,唯有通过革命方能拯救国家。唯有推翻庸碌无能的政府,建立真正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国家才能实现真正的强大。

自那时开始,他便走上了革命征程。

【艰辛的革命之路】

1926年,聂鹤亭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为叶挺独立团成员。此时北伐战争正在进行,部队挺进河南后,聂鹤亭率部攻入奉系军阀阵地,击溃敌军。

正因如此,他获晋升中尉排长一职。蒋汪二人先后发动政变后,大革命以失败告终,聂鹤亭随后参与了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发生后,起义部队遭敌军追击。朱德带领部队于三河坝区域设防阻敌,终因力量悬殊而提前撤出。

彼时我军面临极大困境,在此情形下,朱德总司令率部转战至湘南。湘南有朱德总司令旧日战友范石生,朱德总司令计划将所率部队编入范石生部队。

达成“政治独立”条件后,朱老总所率部队被编入范石生部队。年轻气盛的聂鹤亭对此感到困惑,他不理解为何要使用国民党军名义。

即便知晓这只是短暂状况,他也绝不愿与国民党有任何关联。于是,他打算脱离部队,前往上海寻找党中央。

彼时上海局势险峻,朱老总不愿其亲自前往上海,担忧途中发生意外。

聂鹤亭态度坚决,不愿在挂有国民党旗帜的部队中任职。朱老总无奈,最终批准其离队申请,允许其前往上海。

两年后他前往井冈山,朱老总对他的态度依旧如从前。

此后他参与数次反围剿战斗,于部队中屡建战功,成为广受赞誉的军中新秀。长征期间,他出任红一师参谋长,全程中功绩显著。

抗日战争发生后,他持续在敌后战场开展战斗,为抗战取得胜利贡献巨大力量。

解放战争打响后,他始终留在第四野战军,随后担任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一职。在辽沈战役期间,他做出了一件令上级感到棘手的事。

解放沈阳期间,国民党暂编第53师与他取得联系,表示要举行起义,他表示同意。但严格来说,这种情况应归为投诚。

聂鹤亭作出的决定,引发了四野首长的强烈不满。此决定导致战后整编工作陷入困境,给相关人员都造成了困扰。

首长们知晓他的性格,明白他为人直率,因此并未对他进行过多责备。

因其性格因素,他在战争时期犯下诸多过失,故而在评授军衔时被授予中将军衔。

获悉与自身资历相近者获上将军衔后,他认为自己所得中将军衔过低,遂向罗帅提出争取。

罗帅对此极为气愤,当场对他进行严厉训斥,指出那些牺牲的同志连军衔都未能获得,而他却在此处计较。

罗帅一番话语后,聂鹤亭陷入沉默。最终,他未出席授衔仪式。直至1956年,罗帅向军委提议为其补授军衔,他方被授予中将军衔。

参考信息

聂鹤亭相关信息,来源为中国政府网,发布时间为2023年11月13日。

产品展示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