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刘备“拖后腿”,诸葛亮鞠躬尽瘁,蜀汉为啥更“拉胯”了?

2025-07-13 07:00:04 178

公元223年,白帝城托孤后,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壮志未酬,便撒手人寰。没了主公的“指手画脚”,智慧如妖的诸葛亮,终于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但结果却让人十分遗憾,此后诸葛亮鞠躬尽瘁11年间,蜀汉不仅没能出现“隆中对”的辉煌,反而肉眼可见地越来越弱。

这其中是什么缘故?是蜀汉这辆“破车”太沉重,诸葛丞相根本“拉不动”,还是蜀汉小朝廷已病入膏肓,积重难返?

一、人才“断档危机”

公元214年的刘备入蜀,堪称一场“跨省人才大迁徙”,以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为首的荆州集团,带着梦想和野心来到益州创业。

这些人不仅是刘备的老班底,更是蜀汉政权的“核心骨干”。他们与益州本土士族形成了微妙的权力平衡,靠着超强的执行力和忠诚度,硬生生在西南打出一片天地。

但随着关羽大意失荆州(219年)、刘备夷陵之战惨败(222年),随着关羽、张飞、黄忠等名将的接连陨落,马良、黄权等文臣的或死或降,荆州集团遭遇了严重的“人才危机”,对其战斗力形成了毁灭性打击。

刘备去世时,荆州集团已势单力孤,元气大伤。诸葛亮接手的,是一个人才青黄不接的烂摊子。

此后,蜀汉的人才梯队建设堪称惨不忍睹。尽管诸葛亮培养了蒋琬、费祎、姜维等人,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与当年的荆州集团相提并论。尤其是军事人才,除了姜维能勉强扛起大旗,其他人根本拿不出手。

这就好比一个公司,老员工集体离职,新员工或能力不足、或忠诚度不够,业绩能好才怪!

二、益州士族的“躺平式抵抗”

对老益州人来说,蜀汉政权本质上是一个“外来政权”,益州本土士族从一开始就对刘备集团充满戒心。刘备在世时,靠着高超的政治手腕和荆州集团的强势,还能压制住这些地头蛇。但刘备一死,益州士族的“躺平”心态就越来越明显了。

诸葛亮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本意是富国强兵,可在益州士族眼里,这就是在“薅他们的羊毛”。比如著名的“蜀科”,加强了对豪强的管控。大规模屯田,占用了士族的土地。而连年北伐,更是让益州百姓负担加重。

这些政策虽然有利于国家,但利益受损最大的,明显是益州的本土士族豪强们。

益州历来民风相对平和,士族们不敢武力反抗,便开始各种方式的“躺平摆烂”。表面上配合诸葛亮的工作,实际却消极怠工。该交的税能拖就拖,该出的兵能躲就躲。

更离谱的是,当邓艾偷渡阴平(263年)时,益州士族几乎集体“倒戈”,劝刘禅投降。

可见,蜀汉政权在益州一直都没有稳固的群众基础,这江山从一开始就坐得“不踏实”。

三、益州的“先天缺陷”

都说益州是“天府之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可在冷兵器时代,这地方有个致命缺陷,就是民众活得太“安逸”了。既然我能活得如此安逸,为何还要拼死拼活打仗,博取功名?

四川盆地四周高山环绕,交通不便,对外扩张困难。内部平原广阔,百姓自给自足,缺乏征战的动力。这种地理环境,造就了益州相对温和的民风,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小富即安”。

翻开历史课本就会发现,从三国到清朝,四川几乎是“割据政权体验卡”。每逢中原大乱,四川就会冒出割据政权,比如蜀汉、成汉、前蜀、后蜀等。但一旦中原统一,这些割据政权就会迅速“下线”。

为啥?因为四川虽然易守难攻,但也难打出去,一旦天下一统,举国之力攻打四川时,这里便无力抵抗。所以,想争霸天下,光靠在益州“窝里横”,显然是不行的。

诸葛亮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所以他才坚持北伐,试图打破困局。但每次北伐都面临粮草运输困难、兵力不足等问题,最终只能无功而返。

这就好比一个人被困在“舒适区”,生活安逸已久,明明知道打出去了或许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可就是迈不开腿,舍不得自家的“安乐窝”。

四、诸葛亮的“劳模式管理”

诸葛亮是个“工作狂”,这一点毋庸置疑。刘备死后,他事无巨细,统统亲自过问。《三国志》记载,他“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连打二十军棍这种小事都要管。

这种“劳模式管理”虽然体现了他的责任心,但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一方面,过度集权,导致蜀汉缺乏人才培养机制。下面的人习惯了听指挥,缺乏解决问题能力。诸葛亮在世时还能撑得住,可一旦他去世,整个蜀汉就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尴尬境地。

另一方面,长期高强度工作,严重损害了诸葛亮的健康。五丈原病逝(234年)时,他才54岁。

如果诸葛亮能多活些年,或许能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为蜀汉续命。但历史没有如果,随着他的离世,蜀汉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

或许,从刘备入蜀的那一刻起,蜀汉的悲剧或许就已经注定,因为历史上好像没有一个益州小政权,能战胜一个统一的北方政权,攻入关中,后东进一统天下。

甚至即使荆州不失,吴蜀再次联合,北伐魏国,也大概率不会成功。因为历史上的南方政权,很少能够战胜统一的北方政权。针对蜀汉来说,一个外来政权,想要在益州站稳脚跟,还要争霸天下,实在是“难上加难”。

即便如此,诸葛亮依然“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份执着和忠诚,值得后人敬佩,这也是诸葛丞相能为后人称颂千年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爱电竞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