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电话亭、纸质票与绿皮车,藏着我们回不去的青春
2025-10-27 06:25:32 106
晨昏往复,日日途经家门前的这条街,竟从未察觉转角静立着一座公用电话亭。
玻璃外壳在晨光中泛着属于往昔的温润,尽管腰身上印有一圈“WIFI在此启动”,仿佛要努力追上时代的步伐,却被熟视无睹,无人问津。
静立着一座公用电话亭▲
如今的年轻人生活在人手一部手机的时代,大抵很难想像那个“腰挂传呼机,满街找电话”的年代。
那黑色小方匣在皮带扣上震响的瞬间,是整座城市最动人的密码。因为那震动代表着你在被寻找、被需要,于是你要找到最近的公用电话亭,去承接,去回应。小小的公用电话亭,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电影中,电话亭一直是一个高度浓缩的戏剧空间。
港产片中,它在《旺角卡门》《阿飞正传》《甜蜜蜜》中经历了爱情的渴望与失落,在《杀破狼》《天若有情》《黑社会》中见证了生离死别。放眼全球,公用电话亭是《22世纪杀人网络》(The Matrix,内地译为《黑客帝国》)中连接虚拟与现实的通道,是《超人》系列中超级英雄经典的变身空间,是《来电险事》(Phone Booth,内地译为《狙击电话亭》)中独特的悬疑舞台——这小小的空间,竟能容纳下人类最极致的情感爆发。
影片《狙击电话亭》▲
国内铁路网络不断发展和革新。自二0一八年开始,内地客运铁路逐步推行电子车票。
乘客购票之后,只需运用个人身份证件便可乘车。从前赶忙乘车的时候,入闸和安检令人七手八脚,小小的车票难免不知所踪。以身份证作为车票入闸乘车,个人的警觉性反而提高。
入闸和安检令人七手八脚▲
其后手机上亦有电子车票式样,更加方便储存记录。
不过,以往纸本车票仍有需要性,尤其是公干出行的乘客,纸本车票用作发票向工作单位报销,那是实际所需。由今年十月初开始,电子发票将取代纸本报销凭证,即是纸本车票的时代全面告终。
硬板老式车票▲
第一代纸质车票▲
除了实际用途,纸本车票还有另一种感性功能,就是为人们记录人生旅程,尤其是美好回忆。
一张小小的车票,页面印着基本资料:日期、时间、出发和到达车站。有些车票会根据特殊日子或节日而作特别设计,成为纪念车票予人收藏,别具意义。由是,有人喜爱集邮,亦有人喜欢收集车票。每张车票都可能埋藏一个故事。
电子车票▲
车票以至戏票,都具有类似作用。我有一个剧场界朋友,年轻时代与女友拍拖的活动,大多都是去剧场看话剧表演。
其后他向女友求婚,就将他俩曾经一同观看的话剧门票黏贴成一条长长的纸条,友人拿着纸条作为求婚信物,其女友感动不已。另外,演出节目的场刊亦是另一种收藏品。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观赏话剧,每次看完演出都会保留场刊,既可翻查资料,亦作纪念用途。多年来,有关场刊已堆满整个衣柜。近年来,好些表演单位已推出电子场刊,而我亦实在没法再保存更多纸本场刊,故此看演出后我只将纸本场刊的封面拍照纪录,不再贮存。有些物件虽然值得怀缅,但人们亦需要跟随时代而向前迈进。
老票证▲
纸质车票的完美谢幕,让我联想一次次出行坐绿皮火车的过往。
几年前最后一次乘坐绿皮车是从石家庄赶到太原。几人起了大早,喘嘘嘘坐进了候车大厅。大厅里四下散坐着三三俩俩的旅客,吃着早点说着闲话打着哈欠。几个吊扇高高地从屋顶的钢梁上排开、挂下,漫不经心晃晃悠悠地转,带给人一点风凉的意思。座下是塑钢排椅,稍有一点时代感。隔着一格格锈蚀变形的钢窗,能看见外面几排老旧的斜坡顶站台;几个入口的大门都用铁链锁着,检票时才打开,检票员们拿着票钳把着道口,一张张地从旅客手上拿过票去夹一下放行,一如三十年前。
一如三十年前的老车站摸样▲
回想三、四十年前,哪儿的车站都是人挤成了堆,个个大包小包四处奔突,似乎中国人一半成了“倒爷”。
车站喇叭的叫喊声,把我从回忆中叫醒。急忙掏出车票仔细看,石家庄到太原才37.5元,二百八十多公里的里程呢,别再是绿皮车吧?这老爷车站,若跑进来一列动车或高铁,也叫怪了。
高铁时代,绿皮火车已经有点被人淡忘,回想起来似乎都是遭罪的记忆。所谓“快车”就是差不多站站停的车,兴许是比长途汽车稍快一点;“特快”也快不到哪里去,就是少停几个小站;“直快”好些,意思是直接到达的快,其实也会经停几个大站,如南京“直快”上海,会在无锡或是苏州停两三分钟,六七十公里的时速,近三百公里的里程,快到了底也要五个小时。
石家庄——太原绿皮车▲
儿时读课文,看报纸上的通讯、特写,提到这样的绿皮火车通常会加上“风驰电挚”的形容定语,想来不觉失笑。
那该是怎样的快啊,古人终其想象也不过“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跟鸟儿飞差不多吧。这些作者的笔真能作。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我从杭州回南京,一时间什么“快”都买不到,只得先到上海再换乘。可是到上海的车次也只剩站票了,虽然不到二百公里,也要两三个钟头呢,岂不站死人,加之挤挤搡搡。忽然发现有一趟八点多钟的车有座,欣喜,奇怪这么好的车次怎么还有票且还有座?上了车坦然坐下,又奇怪这车竟然不挤,心想到上海再转乘中午的车,晚间到达是笃笃定定了,全身心的放松,全没在意这趟车到底是个什么“快”。
上海——南京,奇怪这么好的车次怎么还有票且还有座▲
这车走不一会就停下,像是个村镇或小县城,稀稀拉拉上下了一些人,挑担的、提筐的、拎包的.,甚而甩着两只空手的,像是赶集市或下了早班回家,都不见有像样的行李。
终于“轰隆”一下走了,溜达似的没一会儿,这车又泄气停下。有人嘀咕“没完没了的让道”。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走,全不像是在认真赶路,四邻座上的那些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我坚定不移忠贞不二地守着自己的座。心下惶惑,这车莫非就是什么“通勤车”吧?是个站就停。就这么走走停停,这么点里程竟然走了八个多小时。出门在外,最怕挤车,常常挤得两脚悬空前胸贴后背,但只要车在隆隆地行进,就且熬着吧。而这般慢悠悠的,走走停停,真成了煎熬,更兼一种被落下了的焦虑,仿佛成了人生路上的零落人。
四邻座上的那些人换了一茬又一茬▲
绿皮火车的年代似乎就是一个让人急惶惶的年代,人们总是纷纷攘攘奔波忙碌着。
奔学历,考证书,争名额,拉关系,搞材料,抢生意,都嚷嚷着“时间就是金钱”,所以人人紧赶着时间马不停蹄,就像火车一站接一站,落下了,就是被时代的火车甩掉了,再难赶上趟。所以国人向来都是说“赶汽车”“赶火车”。好歹赶上了,也就心满意足踌躇满志,何曾想过要从容不迫快乐潇洒地走一回?人以为脑子有病。
人们总是纷纷攘攘奔波忙碌着▲
遂又想起一次出差广州。当年那可是个连接港澳的“外面的世界”。
什么时下的新鲜玩意都是从那里过来的,诸如三洋收录机、台湾电子表、蛤蟆镜、蝙蝠衫、喇叭裤等等,让人们趋之若鹜。北京——广州两千二百多公里,特快三十多小时,硬卧一票难求,除非有门路,要么舍钱找黄牛;软卧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专享,与百姓无关。排半天队总算买到一张坐票。举着包挤到座前,先仰着头看两边行李架,找了个缝缝塞进去。那包也就装着几件换洗衣服,像个瘪三似的夹在两个“大胖”之间,对我囧着个脸。虽然座位靠窗,面前的方寸小几上堆满了茶杯牙刷烟盒酒瓶塑料袋,还有吃剩下的面包泡面果皮和鸡鸭猪骨头,真是琳琅满目五味杂陈有容乃大。
当年的绿皮火车开车前▲
车窗上方飘飘然担着一片片毛巾,一抬头便扫着头顶,带着阵阵异味,幸好偶有乘务员过来伸手折上去。
这些乘客上了车就像要打算住上一阵子,一应吃喝用度都摆放出来,然后泡上茶,点上烟,再抓把瓜子嗑着,还会相互地让,于是认识不认识的,喜欢不喜欢的,都“亲密无间”起来,天南海北云山雾罩地胡聊神侃海吹;要不就凑几人,茶几上挪开巴掌大地方,吆五喝六地“打八十”、“斗地主”。也有看着窗外发呆的,闭起眼睛养神的,或拿着本书看,扯出份报纸杂志翻,表情漠然,一副超脱凡尘的模样。
喜欢不喜欢的,都“亲密无间”起来▲
我自然也只能这般“超脱”着,其实也就是把眼睛收拢在字纸上,用意念把嘈杂挡在耳朵外。
车厢内烟雾酒气臭脚味也一并超脱掉了,躲到字里行间寻得一己的宁静。偶或瞄一眼挤在过道上的那些人,站都站不安生,上车下车的、叫卖报纸零食的、上厕所的、找人的,来来往往挤得人七歪八倒,也只得一脸的逆来顺受,甚而还些微的歉疚,像是惭愧自己戳这儿碍事。有人索性钻到座椅底下蜷起腿倒头睡,“管他春夏与秋冬”,苟且出了格调。人或囧得习以为常了,倒也算得上洒脱、格调。只要到得了自己的站,一切都能忍,一切无所谓。
站都站不安生,上车下车的、叫卖报纸零食的▲
火车一路向南,钻隧道,跨桥梁,过山岗,看到冀中黄土地、青纱帐。
车窗时而闪进太阳的光,闪过树木灌草的丛影,又时不时掠过田野,掠过村庄,掠过一些不大的城市。村庄有些灰蒙蒙,土色调的农舍,夹杂着一些草垛、牲口圈和稀疏的白杨树。麦收后的田地像新剃了头,只剩下胡子拉碴,偶见一头两头的黄牛,卧在地上慢条斯理地咀嚼,或扭着头瞪着眼发呆,享受着劳作后的悠闲自在。一群白色、黑白色的羊漫落在高高低低的田埂或山坡上啃草,远远的像是在蠕动。最多见的是成片成片的高杆作物,风吹着,一浪一浪地摇摆,仿佛还听见沙沙作响,不知是高粱还是玉米,也不知是不是传说中的“青纱帐”。
神勇的登车人▲
望着窗外的冀中大地▲
虽然还是老式的“火车座”,人们还是按着“座”面对着面,却不再那般“亲密无间”又无奈,更不见热火得五湖四海一家亲。
人们自顾打发着自己的时间,彼此淡淡的,却也在意着。当然也不再有人囧在旁边“戳着”或“躺着”。车厢中段有一群中学生,穿得五颜六色五花八门,看着比大城市的孩子还要生猛前卫,其中几个发型另类,直让人怀疑非我族类。这些孩子坐不住站不安地动弹,三五成伙叽叽喳喳,说着他们的好笑,吵着外面的时尚,也有几个成对的挤挤挨挨,背着大家私语。大概是结伙出来玩吧,也许是夏令营。这帮少年,赶着大世界的潮,骨子里还是黄土地的气息。
车上时装前卫的乘客▲
车上的大哥憨态▲
斜对面是一家三口,显然是庄户人家,不时絮叨几句田头和生意。
我们的领队和对面坐着攀上话,知道是两口子带着女儿去逛省城。汉子身材敦实,斜挎着腰包,双手合抱放在腿上,厚嘴唇微张,随时开口要说的样子,大眼睛微凸,奕奕有神,透着精明和见识。婆姨也壮实,坐态、表情甚至相貌和丈夫如出一辙,只是略微欠着身,有点拘谨。
小姑娘大约十五六岁,长得像爹又像妈,白圆领衫,牛仔半截裤,紧紧裹着腰身,脚下砖头底鞋,额上覆着齐刷刷的刘海,靠过道自顾自低头愣着神,对父母的话题全没兴趣。也许她并不像自己的爹妈,至少不会太像。
靠过道自顾自低头愣着神▲
我的脚下一片狼藉▲
汉子身材敦实,斜挎着腰包,大眼睛微凸,奕奕有神▲
当时我们带队的领队也是农家出身,老家安徽,大学考出来离开了家乡。不觉已近四十年,听说在机关当上了处长。
领队依然乡愁难忘,与农家两口子谈得投机,大有把酒话桑麻的快活。这三四十年,绿皮火车承载了我们这一代人,承载了一个变革的大时代,又承接着一个未来。这或许是一个能让人们放松下来,得以从容淡定自在自适的未来,不用再那么的惶惶然急切切,人们懂得了尊重,讲究起体面,知道什么叫活出人样,活出自己,活出真正的洒脱和格调。
桌子对面是农家两口子▲
国内,如今已经很难见绿皮车了,纸质车票开始进入集“邮、票、证”市场了,我所在的家乡,电话亭“残垣断壁”角落里偶尔好能看到。
不知何时,最后一个电话亭也会在街角旮旯消失呢?时代巨轮就如隆隆火车不断向前,沿途风景会随着火车前行而转眼消逝,但只要曾经拥有,已是无憾。
时代巨轮就如隆隆火车不断向前▲
《清平乐·远去的绿皮车》——作者
汽笛长咽,铁轨蜿蜒叠。
斑驳车身尘烟掠,载满旧年欢悦。
如今静卧荒坡,锈痕爬满心窝。
多少时光远走,空余回忆婆娑。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
1.运动眼镜十大品牌排行:不容错过的10款热销推荐!
- 1

- 运动眼镜十大品牌排行:不容错过的10款热销推荐!
- 2025-07-10
- 1
-
2.大胜之下郭士强为何不满?背后原因让人意外
- 2

- 大胜之下郭士强为何不满?背后原因让人意外
- 2025-07-30
- 2
-
3.国乒夺冠背后,张本智和为何全程低迷?
- 3

- 国乒夺冠背后,张本智和为何全程低迷?
- 2025-07-26
- 3
-
4.柬埔寨应率先行动,洪玛奈再次强调十九年前的策略,严密监控泰国
- 4

- 柬埔寨应率先行动,洪玛奈再次强调十九年前的策略,严密监控泰国
- 2025-07-26
- 4
-
5.下赛季快船绝招!敢碰大洛?后果太刺激!
- 5

- 下赛季快船绝招!敢碰大洛?后果太刺激!
- 2025-07-05
- 5
-
6.汪小菲生日派对闹剧频发,富二代风光不再,网友直呼太失态
- 6

- 汪小菲生日派对闹剧频发,富二代风光不再,网友直呼太失态
- 2025-07-06
- 6
-
7.「ESG动态」誉衡药业(002437.SZ)获华证指数ESG
- 7

- 「ESG动态」誉衡药业(002437.SZ)获华证指数ESG
- 2025-07-20
- 7
-
8.蚌埠化粪池
- 8

- 蚌埠化粪池
- 2025-07-24
- 8
-
9.违规吃喝7个方面
- 9

- 违规吃喝7个方面
- 2025-08-23
- 9
-
10.赛后烟火:烤肉盘上的乒乓江湖
- 10

- 赛后烟火:烤肉盘上的乒乓江湖
- 2025-08-25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