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百年后重生导弹被嘲无用?他誓要导弹轰鸣,响彻星辰大海!

2025-10-10 00:55:05 159

哥们,来来来,告诉你个秘密!这本男频神作,简直是熬夜神器!主角一路开挂,智勇双全,升级打怪如同喝水吃饭,看得我热血沸腾,直呼过瘾!但别急,它不仅仅是爽,更有深度,情感纠葛、兄弟情深,每一个情节都扣人心弦。相信我,错过它,你绝对会拍大腿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赶紧翻开,和主角一起征战四方,享受那份独一无二的阅读盛宴吧!

《军工霸主从1985开始》 作者:葫芦树人

001破败的厂,修鞋的总工

国防科大。

航空航天系。

“嘭~”

巴掌重重地拍在桌上。

“胡闹!简直胡闹!619厂工资一年多都发不出来,项目更是停滞了大半年!让我们系最优秀的研究生去这样一个厂?”

五十出头的系主任,满脸愤怒。

“主任,这是上面递的条子……”

“瞎搞!他们……”

系主任一脸扭曲,最终,还是无力地瘫坐到了椅子上。

他清楚是怎么回事:航空航天系最优秀的研究生刘威铭,被一个来自首都的女孩倒追,而这女孩又跟学校另外一名来自首都的男同学从小定了娃娃亲。

于是,矛盾产生了。

即使女同学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去了美国留学,影响依然在。

学校拟送刘威铭去加州理工大学攻读博士,被阻止。

准备分配到首都航天研究院,被阻止。

现在准备让刘威铭留校,还没开始办手续,就有人递条子了。

“主任,目前情况,刘威铭去619厂也是好事。他能力强,指不定就能解决厂里的困境……他们的手,伸不到那厂里。”

助手开口说道。

……

“去619厂?不错!不错!”

在得知被学校分配到神秘的619厂,来自半个多世纪后的刘威铭兴奋不已。

619厂啊!

要知道,619厂又名乃是问天机械厂!

——最早出现是在天宫号空间站的试验舱叫什么?

问天试验舱啊!

问天!

后来月球基地、火星基地都有问天的身影……

问天,乃是一家在网上查不到,却又强大无比的单位。

他涉及的领域——包括却不限于:宇航技术、导弹技术、超远程通讯技术、卫星、机器人、无人机、量子计算机、材料等一系列最前沿科技。

可以说,在后世,619厂的实力强悍到军工联合体加NASA一起,都难望其项背!

分配到如此单位,刘威铭如何能不兴奋?

前世,原本只是普通技术牛马,半吊子军事发烧友的刘威铭,为了买房子,在网上瞎几把吹各种先进军事技术,骗国外情报机构经费,为了50万,把一直给他经费的家伙钓了出来。

刚拿到50万,还没来得及买房子,就被对方的人安排了一场车祸。

来到了这时代!

来的时候,原身已经念了一年多研究生。

又看了一眼手里的介绍信。

抬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介绍信”。

“问天机械厂:兹介绍我校刘威铭同志等壹人到你处工作,请接洽。”

落款:国防科技大学人事处。

时间:85年7月28日

在落款后面,盖着“国防科技大学人事处”的鲜章。

刘威铭小心翼翼地收好,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去厂里报道。

舍友都已经到新单位报道,就剩他一人了。

……

八月的蓉城。烈日如火般炙烤着大地。

看着眼前的619厂。

刘威铭微微有些傻眼。

只见。

斑驳红砖墙,锈迹斑斑的铁栅栏门。

坑坑洼洼、两侧杂草丛生的破烂水泥路。

道路两侧的土地上,种着南瓜、红薯、辣椒等各种植物,并没有统一规划,东一块,西一团。

铺满灰尘看不清楚玻璃本来面目的岗亭前。

头花花白,胸前一片破洞的背心门卫大爷左手拿着破旧蒲扇、右手端着印着“献给最可爱的人”的搪瓷茶盅,仰躺在藤椅上,闭着眼睛听着半导体传来的川剧轻声哼着,脑袋轻微摇晃着。

饶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眼前619厂破落也超乎了刘威铭的想象。

心情复杂不已。

此时。

百万大裁军已经开始,大批顶尖的军工项目全部都下马。

除了两伊战争交战双方,采购武器装备的单位,整个军工系统大部分单位日子不好过。

619厂亦如此!

荒凉、破败!

“大爷~大爷~”

深吸了一口气,捏着介绍信的刘威铭,提着旅行包,跟装日用品的网兜走到大爷身前。

“小伙子,你干啥的?”

大爷被打扰,看了一眼衣服湿透贴在身上的刘威铭,“啪”地按下收录机的暂停键。不满地问道。

“那啥,大爷,我想问问这是蓉城99号信箱,问天机械厂吗?”

大爷猛地坐直身体,警惕地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

“啥子事?”

“我是来报到的……”

大爷愕然。

“报到?前年开始厂里就没分配毕业生了啊!”

大爷一脸疑惑的接过了刘威铭的介绍信。

而后神色复杂的看了他一眼。

很快。

大爷带着刘威铭,出现在了空旷而又破旧的副厂长办公室。

“……小刘啊,你是不是得罪人了?厂里科研早停滞了,厂长跟书记都在跑项目跟经费……整个厂子一年多没发工资,大家都在各自想办法养家糊口呢……”

副厂长王兴国苦涩地问刘威铭。

厂子濒临破产。

没有招呼,人直接来报到了。

研究生!

从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没有几年,全国毕业的研究生才多少?

刘威铭只是笑了笑。

没有得罪人。

被人整了是事实。

“我在学校7年跟同学架都没吵过,每年被评为学习标兵、优秀党员,学校领导跟导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自然不会承认。

毕竟,他来619是为了帮着解决问题,给自己一个更光明的未来。

“现在还没入职,我写个情况说明,你回去让学校重新分配单位吧。厂里一直无法取得技术突破,拿不出成果,上级不给项目跟经费,你在这里是对人才的浪费。”

王副厂长不希望,国家花费巨大培养的优秀人才,浪费在濒临破产的厂里。

回去?

来之前的准备难道白准备了?

不行!

“王厂长,您刚才说上面不给项目跟经费,是因为厂里进度慢,没有成果。如果有成果,就能有经费跟项目?”

刘威铭敏锐地抓住了王兴国话里的关键。

只要有突破、有成果,上面就会给项目跟经费!

厂里的困境也就解决了。

“咱们厂还有哪些没有被终止的项目?”

不等王兴国回答,刘威铭就问道。

来自几十年后的刘威铭熟悉未来几十年军用技术跟发展方向。

原主又本身是学霸。

厂里有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

搞点技术突破,拿点成果。

手拿把掐的事!

看着刘威铭,王兴国还想劝劝他,不希望他的前途被毁掉,可想着对方是被“分配”到厂里,看着刘威铭一脸跃跃欲试,默默叹了口气。

让刘威铭自己看到厂里的惨状,以及厂子干部职工的情况,他肯定会自己提出离开。

对着外面喊了一声:“小黄~”

很快,一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就出现在办公室。

“小黄,你带刘威铭同志去找一下总工赵秉璋。”

······

当看到619厂总工时,刘威铭瞪大了眼睛。

哪怕黄秘书一路上给他说了情况,他也是不相信的,哪有一个大厂总工当街摆修鞋摊,靠着修鞋养家糊口?

“这真是咱厂总工?”

闹呢!

此刻。

99号信箱生活区的街道上。

并没有几个行人。

公交站台旁的树荫下,一名头发花白,背心好几个破洞、胸前穿着一件皮围裙的干瘦老者,正一手摇着修鞋机,一手扶着鞋子缝纫。

眼前刘威铭下公交车问过路的修鞋老人,居然是619厂的总工!

总工!

设计导弹、战机的总工!

居然在此修鞋? 「新人新书,希望喜欢的大大们多多支持!萌新打滚卖萌求各种~」

002修鞋总工的震惊:619厂有救了!

“那边卖茶叶蛋的是总体室李志贤副主任……”

“修自行车的是厂里谢玉河总建造师……”

“那边……”

黄秘书指着街上各个小摊一一给刘威铭介绍着,每一个都是厂里的核心技术骨干!

“……”

刘威铭想不相信都不行,“怎么会这样!”

这是619厂,问天机械厂啊!

“唉,咱们之前很多项目,从70年代就因为配套跟不上、技术难度大而下马……反击系列全部下马,最后就剩下PL-4(霹雳-4)空空导弹。前年空军斥5亿美元巨额外汇引进以色列怪蛇-3空空导弹跟全套技术,最大射程15公里,最高速度3.5马赫,性能远高于PL-4……”

小黄叹了口气。

仿佛是憋了很久,也不顾刘威铭还没入职,抱怨着。

“厂里以PL-4为基础,准备提升射程跟最高速度,增加导引头探测能力……可惜啊,经费不足,即使干部职工把工资捐出来,也还没成功……听说空军又在跟意呆利谈判,准备引进阿斯派德中距空空导弹,咱们厂彻底没有翻身机会了……”

“有机会的!”

刘威铭听完,坚定地说道。

自己来了。

阿斯派德那种半主动雷达制导的落后导弹引进,肯定得阻止。

小黄听到这话,苦笑一声。

刘威铭则是向着赵秉璋的修鞋摊走去。

“等下哈,这个鞋跟换好就帮你修,旁边有小凳子,你先坐一下……”

正用钢锉挫新鞋跟的赵秉璋总工神情专注。

见到有人来,头也没抬,轻声说道。

铺着皮围裙的双腿上,是一只陈旧却保养得很好的黑色男士三接头皮鞋。

锉完鞋跟,赵秉璋从小工具箱拿出胶水,把鞋跟与鞋子沾上,双手用力按压。

仔细擦拭掉冒出的胶水,轻轻放到旁边。

“赵总,这是国防科大今年分配来的研究生刘威铭……”

跟上来的小黄向赵秉璋介绍刘威铭。

“你得罪人了?”

赵秉璋皱着眉头看向刘威铭。

被人整得这么明显?

眼前这些不愧都是经历了十年运动的。

“赵总,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学校考虑到619厂的情况,专门安排我来这边呢。”

“厂里科研已经停滞了大半年,一年多没发工资。学校分配你来619,分明是对你的前途不负责!”

赵秉璋的话,告诉了刘威铭为什么他会怀疑刘威铭是得罪人了,“既然你是研究生,更应该去有项目、有经费的单位,而不是即将破产的619。”

破产?

不可能破产的。

眼前这位总工,怕是不知道未来619有多强!

只是刘威铭也不知道问天机械厂是如何在濒临破产倒闭的情况下翻身的,太神秘了,网上一点资料都查不到。

“所以厂里更需要我!”

“需要你?没有经费,连电都被供电局给拉闸断了,你即使能力很强,又能干什么?”

赵秉璋一脸苦涩。

眼前这小子是傻子么?

全国现在才多少研究生?

赵秉璋毕业于哈军工,现在的国防科技大学就是南迁后的哈军工几个系组建的。

他肯定不希望小师弟在没有前途的厂里浪费国家对他的培养。

“我可以让PL-4性能翻番!”

什么?

赵秉璋瞪大眼睛看着一脸自信的刘威铭。

“不只是射程,还有导引头,探测灵敏度起码提升好几倍。”

仿佛没看到赵秉璋的惊愕,刘威铭继续说道。

“不可能!”

赵秉璋满脸不相信,瞪大眼睛看着刘威铭。

刘威铭对他的反应不意外。

继续说道:

“PL-3性能提升有限,取消研制,改进型PL-2乙替代配装歼-8;PL-5A半主动雷达制导性能差,终止研发;红外制导型的PL-5B还在研制,不过红外制导头研制进度缓慢;PL-6虽然在79年进行空中发射试验,性能无法满足部队需求,81年转入预研,83年停止研发……”

对这方面,刘威铭非常了解。

国防科大航空航天工程系的研究生呢!

“如果解决不了PL-4导引头性能落后、射程太近的问题,射程18公里的PL-4跟引进的怪蛇-3射程重合,性能还跟不上,肯定会下马;而上级停拨经费,听说是为节省经费从意呆利引进阿斯派德中距空空导弹……”

“什么?!”

小黄被吓得猛地站直了身体。

国防科大研究生。

好歹,有点节操吧。

自己刚刚抱怨的,他拿来在大街上说。

“难道眼前这小师弟真带来了解决方案?”

压制着心中激动,赵秉璋沉声问刘威铭:

“真有办法?”

依然无法相信。

“有!无论提升半主动雷达制导性能,还是提升红外制导性能,都有完善的方案!”

刘威铭知道此刻不是谦虚的时候。

现在先进的半主动雷达制导技术,已经落后了。

红外制导、主动雷达制导、复合制导才是未来。

“年轻人,这可不是开玩笑!你应该清楚,619厂的干部职工不只是搞技术跟生产,同样也是军人!”

赵秉璋眉头拧了起来。

眼前的年轻人,口气太大了。

都有方案了!

要是有方案,国家哪里还需要花费巨额代价去进口国外的空空导弹!

“赵总,半主动雷达制导最大问题就是需要战机雷达发射的讯号一直照射着目标,讯号中断后的很短时间,导弹就会失去稳定飞行能力并且启动自毁……通过增加惯性制导以及提升寻标器无法接收到讯号的容忍时间……呜~”

没等刘威铭说完,他的嘴就被小黄给捂住了。

紧张地看了看四周。

没人。

小黄才松了口气。

“啪~”

脏兮兮的手拍在脑袋上,赵秉璋一脸懊恼:“我们怎么没想到这样的解决方式!”

旋即,双眼放光地看着刘威铭。

很想剖开眼前年轻人的脑袋,看看他是怎么长的!

此刻他已经相信,刘威铭真的是国防科大派来扭转619局面的。

“赵总,惯性制导一般都是用在弹道导弹上面……呜~”

小黄要哭了。

“这是大街上!”

小黄带着哭腔的声音提醒刘威铭。

说好的保密意识呢!

国防科大的研究生就不用遵守《保密守则》了?

他忘记自己给刘威铭说PL-4的事儿了。

“走,回厂里说!”

赵秉璋也知道这里不适合谈事。

他万万没想到,拯救整个619厂命运的机会,会在眼前年轻人身上。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对方有方案,赵秉璋激动起来。

赵秉璋立即起身,激动让他差点没站稳。

把皮围裙丢到修鞋机上。

对着不远处正摇着扇子守着茶叶蛋摊子的干瘦黑框眼镜男喊道:“小李,赶紧跟我回厂里一趟……”

“我这摊子……”

守着茶叶蛋摊子的李志贤一脸为难。

倒不是怕被人偷拿茶叶蛋。

家里孩子多,他一年多没发工资不说,之前跟厂里其他技术人员一样把工资捐给厂里搞科研了。

凌晨四点多爱人就出来摆摊,然后去买菜回去做饭带孩子,他帮着妻子在这里守着。

鸡蛋1角钱一个,茶叶蛋1角5分,每个5分钱毛利润!

多卖一个,妻子就轻松一些。

“唉~”

看着茶叶蛋摊子旁边的李志贤,刘威铭心情复杂地叹了口气。

就因为眼前这些人的坚持,才有了几十年后的巨无霸啊。

003射程翻5倍的PL-4,总工麻了

刘威铭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

“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穿破背心造歼十”、“搞核弹的卖冰糕发工资”……

曾经不相信的“网络谣言”此刻具象化了。

刘威铭知道,改革开放后一切都为经济基础建设让路。

大量高精尖端军工项目下马。

从百吨级大飞机运-10到远程战略轰炸机轰-8;战略核潜艇到大型驱逐舰再到航母;从空空导弹到地空导弹再到东风-7……

太多项目下马。

全国军工系统在八十年代开始进入寒冬。

虽然知道下马是国家的正确决策,也正因为大批顶级军工项目下马给经济基础建设腾出资金,让国家经济开始腾飞。后来经费充足,所有一切高精尖端项目又启动,从新中国成立的一穷二白到后来引领蓝星踏上星辰大海征途。

可现在的惨状,是刘威铭没想到的。

“厂里一年多没发工资,在上级停止拨款后,厂里干部职工把家里的钱全部捐出来搞研究……大家都要养家糊口……”

王兴国的声音中,满是落寞与无奈。

“赶紧的!我们的困境有突破口了!”

“真的?”

李志贤兴奋得跳了起来。

顾不得茶叶蛋摊子,向这边冲来,对着赵秉璋迫不及待地问道。

“赵总,快给我说说,怎么解决?”

“这得问他啊。”

赵秉璋指着刘威铭。

“他?”

李志贤扭头看向年轻的刘威铭,愣了。

“这么年轻,能解决?”

“达者为师。很多技术的突破,往往需要一闪而过的灵光。”

赵秉璋严肃地说道,“先回厂里再说。”

几人冒着酷暑,很快到了厂技术部。

技术部一个人都没有,却收拾得非常整洁。

“喏,用扇子扇一下,厂里欠供电局电费,已经停电半年了……”

王兴国一脸歉意地把一把跟济公手里蒲扇差不多的扇子递给刘威铭。

抬头看看天花板上一动不动的吊扇,刘威铭默默叹了口气。

把已经湿透的的确良白衬衫脱下来,就穿着同样湿透的蓝色背心。

摇晃两下,蒲扇带来的微弱风,让穿着湿透背心的刘威铭感觉到了一丝凉意。

“王厂长,赶紧去给刘威铭同志泡茶!别忘了用你抽屉里的好茶!”

顾不得满身大汗,赵秉璋催促着刘威铭。

“赶紧说说具体方案……”

李志贤一满脸怀疑地看着刘威铭。

他不相信刘威铭。

619、612、331等国内空空导弹实力最强的单位都没解决的问题,他能解决?

接连猛扇好几下的刘威铭感觉到舒坦多了。

面对李志贤充满质疑的眼神,他并不生气。

对方是怕自己在他们绝望时给希望,又无法实现。

“在半主动雷达的导引头上,加装小型的3自由度陀螺仪提供惯性导引,让导弹在目标脱离战机雷达照射期间向着目标继续飞行……”

落后的技术,网上各种资料一大堆。

能用“专业技术”钓50万的半吊子军事发烧友,在这年头绝对算专家。

“机械陀螺仪制造难度大,对计算机要求也高,而且对角位移、角速度等传感器要求也高……要装在PL-4上,小型化几乎难以实现!”

李志贤直接提出了最关键的难度。

专业的总体室副主任一听,就明白刘威铭提出来的方案是可行的。

可难度太大。

“内部控制电路设计成集成电路……陀螺仪先手工打造,目前我们需要拿出可行的方案重新获得上级资金!”

刘威铭没有丝毫怯场。

这是可行方案。

唯一的就是手动打造太消耗高级钳工,生产速度慢不说,质量也难以保证。

先拿出可行方案才能从上级要到经费。

“目前来说,最好的办法是先暂时放弃半主动雷达制导,改进红外制导。”

刘威铭就没想过要用半主动雷达制导这种方案来破局。

PL-4空空导弹在60年代立项,参考了麻雀-3A,即AIM-7D。

这款导弹是美国47年开始设计的。

技术早落后了。

半主动雷达制导需要发射讯号的雷达持续将目标放在雷达照明波束中,只要发射信号的战机进行大机动动作,或目标进行大机动规避,都会让目标脱离照射,制导系统失效。

不放弃,留着过年?

“放弃?空军准备引进的阿斯派德就是半主动雷达制导!”

李志贤被气笑了。

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以为拿个方案就能从国防科工委要到经费呢!

“李主任,即使生产出可以满足部队使用需求的半主动雷达制导的PL-4,配套的战机雷达无法取得突破,空军还会选择吗?”

“……”

李志贤无言可对。

国防科工委准备下马PL-4,可不只是PL-4本身的技术问题。

原本,PL-4空空导弹是给歼-9配套的。

歼-9在80年取消研制。

“虽然还有204脉冲多普勒雷达,现在204雷达不说本身已经落后,进展同样缓慢,要不然也不会有八二工程,那同样是超过5亿美元的项目!”

刘威铭的话,毫不客气。

82工程,就是跟美帝合作,利用美帝的脉冲多普雷雷达提升歼-8II战机的性能,一共55套,合同金额5.5亿美元。

“行了,小刘同志,说说红外制导性能提升方案吧。”

一手端着底部跟沿口几乎掉完搪瓷的“红双喜”搪瓷茶盅,一手摇着蒲扇的赵秉璋开口了。

原本只是默默听着。

配套差。

改变不了的事实。

放不放弃半主动雷达制导不重要。

重要的是拿到经费让项目重新启动。

“……硫化铅探测器改为更灵敏的锑化铟探测器,减小探测器光敏元件尺寸,提升对飞机尾气流的探测能力,探测系统增加脉冲体制,信号处理硬件改为集成电路……”

刘威铭一边说,一边走向旁边的黑板。

拿起一截粉笔头在黑板上边说边写,还画了一些简图。

“我在学校时,发现纯度越高的制冷锑化铟对红外辐射越敏感……制冷硫化铅探测器响应波长为1m~3m,探测灵敏度低、信号处理器依然采用模拟信号,反应迟钝……而锑化铟探测器……”

刘威铭在黑板上,详细地写出了硫化铅跟锑化铟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对比。

很快。

黑板就被写得密密麻麻。

就连不是很懂专业技术的王兴国也听明白了。

不愧是国防科大!

水平如此高。

“这种制导头最远探测距离能达到多少?”

李志贤脸上的质疑,早就消失。

整个过程,如同认真听课的小学生。

在刘威铭讲完后,迫不及待站起来提问。

“理论上,会超过50公里!”

“什么?”

听到50公里的探测距离,李志贤整个人僵了。

赵秉璋也腾地站了起来,猛地盯着刘威铭。

004总工加副厂长,全身凑不出两块钱!

“呃~”

刘威铭以为他们嫌这个探测距离不够远。

PL-4空空导弹,毕竟是中距空空导弹,射程要求从20km-100km。

“如果在中段采用惯性制导、末段采用红外制导,理论上,探测距离可以增加到上百公里,而导弹的射程也能增加到70~90公里……”

“嘭~”

赵秉璋手中的搪瓷茶盅重重地顿在桌子上。

突然的响声,让刘威铭都被吓了一跳。

“搞!马上就搞!”

赵秉璋一脸扭曲,对着刘威铭咆哮着。

射程增加5倍啊!

就因为技术落后,PL-4的最大射程也就18公里。

刘威铭提出的方案,最大射程居然可以达到90公里!

此刻,赵秉璋彻底麻了。

“只要论证了方案没有问题,能很快制造出样弹,不仅能解决空军需求,也能为国家节省大量从意呆利引进的阿斯派德导弹所需的巨额外汇。”

听到这话,李志贤兴奋地站了起来。

此刻。

甚至都不再质疑刘威铭是否在吹牛。

由不得他们不兴奋。

83年,通过提供产品跟授权生产的方式,空军从以色列拉斐尔公司引进1500枚怪蛇-3近程空空导弹。

合同总金额5亿美元!

当时汇率差不多1:2,空军为此付出了10亿的代价!

最大射程仅仅只有15公里的怪蛇-3空空导弹,单价超过3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将近70万!

怪蛇-3近程导弹价格如此昂贵。

射程更远的阿斯派德中距空空导弹,价格肯定会更高。

PL-4下马,很大原因就是跟引进的怪蛇-3导弹性能重合,其次就是空军没有中距空空导弹可用。

只要拿出方案说服国防科工委跟部队,如此庞大的经费支持,619厂瞬间就会翻身。

“方案我有。”

刘威铭急忙向技术会议室外跑去。

“呃~”

几人愣住了。

难不成厂里的情况把人吓走了?

这可不行!

懵逼的三人急忙跟着追了上去。

很快,刘威铭就跑到不远处王兴国的副厂长办公室。

从褪色的旅行包里翻出一叠设计图。

“赵总,李主任,我来厂之前就有过大体方案,你们看看?”

有设计方案了?

赵秉璋再次愣住了。

未必是国防科大的老友知道厂子的情况,不愿意看到这个原本为哈军工全方位配套的单位就此破产、倒闭。

一定是这样!

“快给我看看!”

李志贤猛地上前,激动地一把从刘威铭手中抢过设计方案,快速展开,看了起来。

回过神来的赵秉璋也把脑袋凑了过去。

这一看!

目光瞬间被图纸及设计方案粘住了。

旁边的王兴国目光不停地在满脸紧张的看图二人与一脸平静的刘威铭之间来回移动。

心中琢磨着:难道眼前这年轻的研究生真的不是因为得罪人被发配过来,而是国防科大或是哪个上级领导专门安排来拯救619的优秀人才?

厂里跟612等单位搞了快二十年都没解决的问题。

让眼前的国防科大研究生解决了?

王副厂长很不确定。

此时他的心情既期待又紧张。

“详细的三自由度机械陀螺仪设计图!”

当看到最后一张图纸时,李志贤兴奋地说道,“只要论证改进方案没问题,PL-4的性能水平将会提升至少一代!”

“对!咱们厂有救了!”

赵秉璋激动得声音都颤抖了。

看向刘威铭的眼神更亮。

被赵秉璋的眼光盯着,刘威铭下意识地往后悄悄退了一步。

两人的反应,也有些出乎刘威铭的意料。

不就是把第三代红外制导头的关键技术方案拿出来了嘛。

自己还有第四代采用线列或面阵构成的阵列天线探测头的技术方案呢!

“王厂长,麻烦你通知技术部的骨干们到技术会议室……”

只要论证刘威铭提供的方案没有问题,稍微修改设计方案,就能搞出采用锑化铟探测器的导引头。

导引头所需的集成电路也有设计方案,以619自己的集成电路制造能力无法生产出来,隔壁西安的771所可以生产出来!

王兴国正要答应,看着一旁目光平静的刘威铭,猛地一拍脑袋:“瞧我这记性!”

刘威铭还没完成报到!

刚开始自己说给刘威铭写情况说明让他回学校重新分配,赵秉璋见到他也说过那话,再联想到厂里现在拿不出一分钱的研发经费,不由担心起来。

人不能走!

有了突破就能拿到经费……

抬起手腕一看,已经11:43分了。

“赵总,时间不早了,马上吃午饭了。刘威铭同志刚来,还没完成报到……”

说的时候,还观察着刘威铭的反应。

见刘威铭没反应才松了口气。

“报到不着急,我们先跟刘威铭同志沟通一下具体方案……”

赵秉璋粗暴地打断了王兴国的话。

旋即想到什么,转头问刘威铭,“中午咱们先谈谈,报到的事情让王厂长帮你办,晚点再安顿,行不?”

“没问题。”

刘威铭无所谓。

厂子这情况,越早完成论证,拿出详细设计方案,越早能拿到项目经费。

没钱,厂里发不起工资。

他之前在学校虽然没花一分钱,每个月还有国家的补贴,手里攒下的钱也支撑不了多久的。

“那行,志贤,你带威铭先去技术档案室把PL-4的总成图跟设计方案找出来……”

刘威铭不反对,赵秉璋直接吩咐李志贤。

他一刻都不想再等了。

李志贤带着刘威铭去技术档案室找设计图跟资料了。

“赵总,财务室一分钱都拿不出来了……”

两人离开后,王兴国从兜里掏出一包皱巴巴的三五香烟,从里面掏出一支递给赵秉璋。

“还没抽完?”

赵秉璋接过皱巴巴的香烟,意外地问道。

随着物价不断上涨,进口三五烟已经涨到3块5。

王兴国的这包烟还是之前跑项目买的。

也不知道过期发酵没有。

王兴国摇头,把剩下几支烟小心放入裤兜,从裤兜掏出一包5角2的大前门。

叼了一支在嘴上。

划燃火柴,给赵秉璋点了烟,王兴国才给自己点上。

随后晃了晃让火柴熄灭,把剩下的梗直接丢到地上。

伸脚去踩地上的火柴梗。

“噗~”

一声轻响,王副厂长的大脚拇指瞬间从黑色布鞋前面钻出来。

“……”

两人目光同时落到了王副厂长钻出鞋子的大脚拇指上。

随后齐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悲哀与落寞。

“唉~威铭刚来,还是研究生,按理说至少应该安排个接风宴,厂里没钱……食堂锅怕是都烂了,中午……”

王兴国喷出一团烟雾,叹了口气。

说完后,从兜里掏出一叠毛票,最外面是一张五角,里面有张两角,两张一角,还有几张分票。

加起来不足一块钱。

“这几天火车站那边搬运货物的活不多,搬货的人又多……前两天买了些米面,就剩这点,中午到外面馆子里买两个肉菜回来都不够……”

赵秉璋听到这话,也叹了口气。

他在街上摆修鞋摊,王兴国这副厂长则是跑到火车站当搬运工扛包……

抽了一口烟,从兜里掏出一把零钱,全是毛票,五角的都没有一张。

“早上换鞋跟的还没收钱……我这里只有6角7……”

“也不够啊。”

王兴国嘴角抽搐。

自己一个大厂副厂长,外加一个总工,两人身上加起来都没有两块钱!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关注小编,每天有推荐,量大不愁书荒,品质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共享好书!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