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篮亚洲杯-77-62力克!日本晋级四强,中国半决赛劲敌出炉!

2025-07-26 02:39:15 76

那场日本对新西兰的77-62,一下把整个亚洲杯的风向搅成一锅沸水。

很多人可能只会看比分——19分优势,好像理所当然。

可是真正盯着比赛的,心里都明白,第三节那段22-8的暴击,才是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地方。

日本队前两节还在瞎忙活,三分不准,失误一堆,压根没找着北。

等下半场一开,突然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三分线外狂轰8记,尤其那个替补赤穗向日葵,手感发烫,一节进仨。

新西兰?

完全崩盘,后场那帮人手软得离谱,连自己的节奏都守不住。

22-8,像压路机一样把新西兰的希望碾了个稀碎。

新西兰本身靠身高打天下,结果进攻篮板被日本抢走,内线强点卡梅伦全场才8次出手。

这比赛到这时候,胜负的气味就已经写在每个人的脸上了。

中国和日本的半决赛,怎么说?

这其实就是一场老冤家新仇旧怨大爆发。

最近五年,这俩队碰了七回,中国三胜四负,往往就是最后两三分钟分胜负。

2021亚洲杯那场决赛,谁忘得了?

明明内线打爆了日本,却被对面三分“射穿”防线。

中国的失误多,关键时刻掉链子,日本靠着外线和反击就拿下冠军。

李梦最后时刻外线一偏,日本后卫转身得手,终结悬念。

那种不甘,对中国女篮来说,是真刀真枪扎进心窝。

到了这届亚洲杯,两队都没在玩虚的。

中国小组横扫,得分防守一把抓,韩旭、李月汝双塔无解,外加年轻小将张茹、金维娜顶住压力;日本虽然输过澳大利亚一次,但整体攻防效率照样在亚洲数一数二,三分依旧狠,换上来谁都能得分。

渡嘉敷来梦撑起内线,每个人都能开火,替补贡献直接突破半数。

日本队的教练森冈也不是吃素的,看谁状态不行,立马变阵提速,哪怕是场面难看,也能把节奏抢回来。

说实话,这种比赛看点太多了。

中国要想复仇,三道坎一个都不能掉。

三分线外的防守拦不住日本,肯定出事。

澳大利亚那场打日本,就是死死把外线堵死,日本投不进,进攻就彻底乱了。

韩旭和渡嘉敷来梦的对抗,是纸牌屋的底牌。

韩旭进攻防守样样顶,不只是得分,还是篮下的屏障。

渡嘉敷如果被限制,日本就得靠外围疯狂投篮,那中国就能把节奏拖入自己喜欢的内线肉搏。

第三道关——失误。

中国以前吃了16次失误的亏,让日本反击得分拉开。

这回必须稳,李梦、王思雨带球,不能被日本的紧逼搞得团团转。

日本这套路太熟练,一旦打出快攻,中国就会很被动。

从日本女篮的成长来看,套路没变,速度依旧快,球员轮转吓人,12个人都能得分。

但现在她们内线比以前狠了,渡嘉敷来梦、高田真希这俩人,硬抗不怂。

外加主教练随时变招,场上节奏一变,新西兰那种高大队伍都能被带着跑崩。

中国女篮的底气也不是吹出来的。

内线双塔高度碾压,进攻篮板、低位得分都在亚洲杯第一档;韩旭的护框、李月汝的背身强吃,还有李梦、杨力维外线拉开空间——纸面实力摆在这儿。

更别提2021年输球的那股子“憋劲儿”,这群姑娘在大赛前都放话要把亚洲王座拿回来。

但有几点不能不提。

中国女篮的替补深度不如日本,张茹和金维娜的发挥变数很大,压力一旦大起来,这帮年轻人能不能抗?

郑薇指导带队思路灵活,估计会用联防和盯人夹杂,韩旭护框,李梦咬住日本的箭头球员,看她们能不能把日本的三分命中率按下去。

日本队的替补轮转,体能消耗小,主力下场队形不乱,这种细节没法掉以轻心。

如果半决赛打得太死,留给决赛面对澳大利亚的体能,恐怕就悬了。

现在FIBA给出晋级概率,中国58%,日本42%。

别看数字有优势,实际场上打起来,谁都没十成把握。

马赫说了,只要能把日本三分命中率压到35%以下,胜率就能冲70%。

但这话好说不好做,日本的三分本来就是亚洲第一档。

日本媒体也焦点直指:渡嘉敷来梦的内线火力和赤穗向日葵的三分,谁打不开就谁背锅。

这场中日半决赛,不只是技术、身体、心理的对拼,就是一场风格和信仰的碰撞。

中国要的是制空权,是内线统治的暴力,是憋了一年的复仇火;日本要的是全场提速,是全民皆兵,是“细节致胜”。

韩旭和渡嘉敷对轰,外线谁先开火,替补席谁能挺住,就看临场谁的心更硬。

有一说一,这不是普通的亚洲女篮比赛。

这是过去六年积压出来的仇怨、荣誉、赌注、未来。

中国女篮这次如果赢了,不光是破掉连续三届亚洲杯输日本的魔咒,还是彻底让中国篮球的自信回到正轨。

如果输了,别说主教练,球员这口气都咽不下去。

对面是老对手,场下、场上、场边,每个人都悬着一颗心。

球迷们关心的不是统计表的冷数字,是那面五星红旗能不能在赛场上重新高高升起。

到底是复仇一战,还是再添新恨,亚洲格局会不会翻天,就看这场了——谁硬到最后,谁就有资格对着未来指手画脚。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