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CE的第二个买家终于来了?竟然不是中东土豪,而是中亚某国

2025-07-10 12:20:36 75

歼-10CE为何“叫好不叫座”?中东土豪不买账,枭龙半路截胡

5月7日的印巴空战中,歼-10CE以压倒性优势击败印度阵风战机,一时间成为国际军贸市场的焦点。这场胜利并未如预期般掀起采购狂潮。中东土豪们依旧抱着阵风不撒手,乌兹别克斯坦的采购传闻雷声大雨点小,反倒是枭龙战机悄悄拿下阿塞拜疆40架大单,单价甚至超过1亿美元。性能顶尖的歼-10CE,为何在国际市场上步履维艰?

性能无敌,却输给“时间差”

歼-10CE的雷达、导弹和电子战系统均属世界一流,印巴空战更是证明了其对抗西方四代半战机的能力。但问题在于,它的登场太晚。埃及、卡塔尔等国早在2015年就签下阵风订单,阿联酋2021年跟进,而歼-10CE直到2018年才具备出口条件。军贸市场如同相亲,来晚了,再优秀也得排队。

法国阵风从服役到首笔外销用了9年,歼-10CE的等待或许只是时间问题。但时间不等人——F-35正在中东扩张,枭龙Block3以“平价版歼-10CE”的姿态横插一脚,留给它的空间还有多少?

穷,是最大的门槛

乌兹别克斯坦28亿美元的国防预算,买歼-10CE得咬牙分期十年;巴基斯坦15亿美元买20架,还得搭上贷款和导弹捆绑销售。相比之下,枭龙Block3仅1亿美元出头,却能提供接近歼-10CE的相控阵雷达和霹雳-15E导弹。对中小国家而言,“够用就行”才是硬道理。

阿塞拜疆的42亿美元枭龙订单,狠狠打了“便宜没好货”的脸。这笔钱若买歼-10CE,恐怕连一个中队都凑不齐。军购从来不是单纯的性能竞赛,而是政治、经济和需求的复杂博弈。

偏见比实力更难撼动

“中国造战机只能打低端局?”这种刻板印象根深蒂固。歼-10CE需要更多像印巴空战这样的“广告”,但实战机会可遇不可求。反观阵风,靠着利比亚、叙利亚的实战表现攒足口碑,即便价格是歼-10CE的两倍,买家仍趋之若鹜。

枭龙的畅销反而成了双刃剑——它满足了中小国家的需求,却也挤占了歼-10CE的潜在市场。当客户发现“中端机”也能“吃鸡”,谁还会为顶配买单?

破局之路:等风来,还是造风口?

歼-10CE或许需要一场“精准营销”。学法国打包卖“阵风+流星导弹”,中国能否推出“歼-10CE+霹雳-15E+预警机”组合?或者瞄准特定对手:东欧国家面对F-35威胁时,会否考虑红旗防空系统搭配歼-10CE?

军贸市场没有“酒香不怕巷子深”。歼-10CE的困境,是技术自信与市场现实的碰撞。它的未来,不取决于性能参数,而在于能否把“胜利故事”讲成“生意故事”。

#歼10CE #印巴空战 #枭龙战机 #军火贸易 #中东土豪 #乌兹别克斯坦 #阵风战机

产品展示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