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咬一口?内塔尼亚胡彻底摊牌了,以军或全面限制中国汽车?中方4字回应,释放信号很明确

2025-11-24 01:05:31 134

在特拉维夫,以色列国防部的心脏地带“基里亚”总部,门口跑着不少中国产的名爵电动车。安保部门的人天天见,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这事儿就显得很奇怪了。

因为就在2024年11月2日,内塔尼亚胡政府刚给国防军下了一道死命令,要求全面替换军官们正在使用的中国品牌汽车。

命令说得清清楚楚,得分阶段来。先从那些接触机密信息的军官开始,最晚到2026年第一季度末,所有军官手里的中国车都得换掉。

这批车大概有六七百辆,大部分是奇瑞这个牌子,尤其是七座的瑞虎8。当初选中这款车,就是因为它皮实耐用,空间大,专门配给家里有老婆孩子的军官。

给出的理由,听着挺唬人。

以色列媒体援引军方的话说,中国的智能汽车就是个“装了轮子的电脑”,车上的摄像头、麦克风,都可能被人拿来搞情报。

一位退了休的高级军官更是添油加醋,说这玩意儿的威胁比普通监控设备大多了。

可这套说法,连他们自己都圆不上。

以色列军方自己早就承认,配发的中国车,多媒体系统都被动过手脚,做了“净化”处理,所有往外传数据的功能,早就被掐断了。

有内部人士也私下透露,压根就没证据能证明中国汽车在偷偷收集数据,所谓的担心,基本都是瞎猜。

最打脸的,就是开头提到的那个场景。在以色列防卫最森严的国防部大院里,那些中国产的名爵电动车,安保部门压根就没打算动。

这还不算完。以色列国防部最近有一笔大单,要租差不多一万辆公务车。他们在招标的时候,已经偷偷摸摸地要求竞标公司把中国品牌给刨出去。

还特意嘱咐那些租赁公司,这事儿得保密,别声张,生怕传出去影响跟中国的生意。

既然不是真的担心泄密,那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一位以色列高官私底下把话挑明了:这是在中美掰手腕的节骨眼上,站队给美国看呢。

这些年,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头,到处打压中国的高科技公司,从华为到大疆,现在轮到了汽车。

拜登政府的人放风说,中国的车联网技术太危险,搞不好能“让美国马路上几百万辆车同时熄火”。英国那边也跟着敲边鼓,把中国的智能汽车说成是“最高效的特洛伊木马”。

以色列作为美国在中东最铁的哥们儿,这番操作,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表忠心。所谓的“信息安全”,不过是块遮羞布。

这队是站了,自家的买卖却亏了。

这次换车,选的都是日本三菱、捷克斯柯达、韩国起亚和德国欧宝这些牌子,清一色全是烧油的。而被换下来的中国车,大部分是混动或者纯电。

内塔尼亚胡政府之前还高调宣传要搞绿色转型,结果为了政治上的小算盘,开起了历史的倒车。

以色列地方不大,人口又密,本来是推广新能源车的绝佳市场。中国车续航给力,价格又实在,早就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认可。

光是2023年前十个月,就在以色列卖了8.87万辆,是中国之后最大的汽车进口来源国。你在以色列街头,随处都能看到比亚迪、奇瑞还有小鹏这些牌子。

对于以色列这种做法,中国驻以色列大使肖军正就回了四个字:毫无根据。

这四个字,说白了就是戳破了谎言。

这事儿多少有点黑色幽默。全世界几十个国家都在用中国车,从没听说过有什么“安全问题”。

反倒是以色列自己,当年就有过把民用BP机改装成炸弹送给对手的黑历史。现在却反过来,指责别人的车不安全,这真是倒打一耙。

当然,对中国的车企来说,以色列军方这点订单,也就是毛毛雨,算不上什么大事。

毕竟,以色列老百姓还是可以自由买卖中国车。靠着这些年攒下的好口碑,民用市场的销量估计不会受太大影响。

真正受伤的,是以色列自己。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的经济早就捆在了一起。靠耍政治手腕搞小圈子,搞贸易壁垒,最后那点苦果,还得自己咽下去。

爱电竞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