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被中国超越?特朗普一声令下,重启“噩梦”核电站

2025-11-23 13:00:41 176

你可能没意识到,你现在手机上划过的那些AI功能,背后都藏着一个怪兽——数据中心,一个贪得无厌的电老虎。

一个大型AI数据中心,一天就能吞掉相当于十万户家庭的用电量,而且是24小时不能停的那种。这一断,别说你的聊天记录了,全球科技竞赛的牌桌都可能要被掀翻。

微软和星座能源公司签了个协议,重启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三里岛,这个在美国核电史上等同于噩梦的名字,1979年的那次泄漏,放射性物质差点就飘到了20公里外,近10万居民仓皇逃离。就这样一个地方,就为了给微软的数据中心供电,竟然要被从坟墓里拉出来。

这波操作的背后,是整个美国科技界的用电焦虑。美国的电力需求,二十年来头一次出现大幅增长,罪魁祸首就是微软、谷歌这些巨头的数据中心。谷歌那边也没闲着,找上了NextEra能源公司,要盘活爱荷华州一个闲置多年的老核电站,目标同样是满足AI的用电需求。

这些被重新启用的闲置机组,设备早就老化了。就说三里岛那个反应堆压力容器,已经用了45年,比设计寿命整整多了15年。重启前的安全检测,据说只做了些常规项目,连关键部件的疲劳度测试都没碰,这无异于把周边居民的安危当成了赌桌上的筹码。

这股核能热背后,是特朗普政府砸下的800亿美元。这笔钱,相当于美国去年教育经费的五分之一,也是近四十年来美国在核能上最大的一笔投资。为了让计划跑起来,政府甚至把审批流程从几年硬生生砍到了18个月,还要求2030年前必须建成10座大型反应堆。要知道,核审批里的每一条规矩,都是当年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事故用血泪换来的安全阀。

这事儿就有意思了,美国之所以这么急,多少有点看着中国干着急的成分。2024年,中国的风电和光伏装机总量突破了12亿千瓦,相当于50座大型核电站的发电量。再加上储能技术的进步,供电稳定性甚至比美国一些核电项目还高。我们稳扎稳打搞新能源,他们却选择了重启噩梦,实在是令人费解。

更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这次豪赌,押注的核心技术方西屋电气,本身底子就不干净。这家公司2018年还是日本东芝旗下的破产资产,几经转手,技术稳定性一直被人诟病。佐治亚州的沃格尔核电站,用的就是西屋的技术,结果预算从140亿美元一路烧到350亿美元,工期拖了七八年,就是因为设计上出了问题。现在,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再赌一次西屋能靠谱。

科技巨头们只盯着自己的算力能不能跟上,却对这些潜在的危险闭口不谈。还有那些核废料,危害能持续几千年,比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还长,美国到现在都没个永久性的处置方案。只能暂时堆在核电站里,像一颗颗定时炸弹。

相比之下,中国不仅有华龙一号这种能从源头减少30%核废料的技术,还在甘肃稳步建设深地质处置库,能将核废料安全隔离十万年以上。

AI算力的竞争确实激烈,但这不该成为拿民众安全当赌注的理由。说到底,能源竞争比拼的不是一时的疯狂速度,而是长远的稳定和安全。用重启事故电站的方式来给AI续命,这条路又能走多远呢?

爱电竞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