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女子嫁到中国全家反对,父母气得断绝关系,2年后他们跪着求女子原谅

2025-10-24 22:19:06 175

"你给我滚出这个家!永远不要回来!"

玛丽亚指着门口,声音嘶哑地咆哮着。

"妈妈,求求你听我解释..."

艾琳娜泪如雨下,紧紧抱着陈浩的手臂。

"解释什么?你要嫁给这个中国人?"

马可从沙发上站起来,脸色铁青,"我宁愿没有你这个女儿!"

路卡冲过来推搡着陈浩:"你这个骗子!你凭什么把我姐姐骗走?滚回你的中国去!"

"我们相爱有什么错?"

艾琳娜声音颤抖着为陈浩辩护。

"爱?"玛丽亚冷笑一声,"你对中国了解什么?你去了就是给人当保姆!"

客厅里剑拔弩张,所有人都在对峙。

陈浩虽然听不懂意大利语,但从家人们愤怒的表情中,他明白了一切。

艾琳娜看着家人们决绝的神情,整个人瘫软在地上。

然而,两年后的现在,艾琳娜的三个家人却抱头痛哭,后悔的撕心裂肺……

01

故事要从十个月前说起。

那时的艾琳娜还是米兰大学汉语言文学系的研究生,每天沉浸在中国古诗词的世界里。

她的导师经常夸她:"艾琳娜,你比很多中国人都更懂中国文化。"

那天下午,学校举办中意科技交流会。

艾琳娜作为志愿者负责接待,在会场门口第一次见到了陈浩。

"请问您需要翻译吗?"艾琳娜用流利的中文主动搭话。

陈浩愣了一下,没想到眼前这个金发碧眼的意大利女孩中文说得这么标准。

"你的中文真棒!学了多长时间?"

"五年了。我特别喜欢中国文化,尤其是唐诗宋词。"艾琳娜眼中闪着光芒。

那天的交流会上,陈浩被艾琳娜对中国文化的深度理解深深震撼。

她不仅能背诵《静夜思》,还能解释其中的文化内涵。

会后,两人在学校附近的咖啡厅聊到了深夜。

"我一直梦想着能去中国看看,亲眼见见那些古诗词里描写的山川河流。"

艾琳娜说着,眼神里满是憧憬。

陈浩被她的真诚打动:"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带你去看看真正的中国。"

从那天起,两人开始频繁见面。

陈浩教她用筷子,她教他做意大利面。

他们一起在米兰的街头漫步,一起讨论中国的哲学思想。

一个月后的一个傍晚,在米兰大教堂前,陈浩终于鼓起勇气:"艾琳娜,我喜欢你。"

艾琳娜笑着流下了眼泪:"我也是,从第一次见面就是。"

那段时光是艾琳娜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

陈浩会在她生病时熬中药给她喝,会在她写论文到深夜时默默陪伴。

艾琳娜也在努力了解中国文化,她学会了包饺子,学会了用毛笔写字,甚至开始研究中医理论。

两个月后,陈浩的交流项目结束了。

临别前一晚,他握着艾琳娜的手说:"等我回国安排好工作,就来接你。我们结婚吧。"

艾琳娜用力点头:"我等你。"

02

陈浩回国后,两人开始了跨国恋情。

每天视频通话成了他们的必修课,时差也阻挡不了两颗相爱的心。

三个月后,艾琳娜兴奋地向家人宣布了这个消息:"我要和陈浩结婚了!"

客厅里瞬间安静下来。

玛丽亚手中的咖啡杯停在半空中,马可皱着眉头放下了报纸,路卡直接从沙发上坐了起来。

"结婚?和那个中国人?"玛丽亚的声音有些颤抖。

"是的,妈妈。陈浩是个很好的人,他温柔体贴,而且很有事业心。"艾琳娜满脸幸福地说。

"艾琳娜,你疯了吗?"

马可突然爆发,"中国那么远,你去了我们怎么办?"

"爸爸,现在交通这么发达,我可以经常回来看你们。"

"你懂什么?"玛丽亚站起来,开始在客厅里来回踱步。

路卡也站起来支持母亲:"姐姐,你才认识他几个月?就要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你有没有考虑过家人的感受?"

艾琳娜没想到家人的反应这么激烈。

"你们根本不了解中国,也不了解陈浩。他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

"我在网上查过了。"

玛丽亚拿出手机,翻出收藏的新闻,"你看这些报道,中国的环境污染多严重,社会竞争多激烈。而且他们重男轻女,女儿嫁出去就是泼出去的水!"

"妈妈,你不能只看这些负面报道..."

"负面报道?这些都是事实!"

马可也加入了争论,"艾琳娜,我们意大利有什么不好?为什么一定要嫁到中国去?"

争论持续了整整一夜,谁也说服不了谁。

从那天起,家里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

玛丽亚开始四处打听跨国婚姻的负面案例,每天都要和艾琳娜分享一些"外国媳妇在中国受苦"的故事。

"你看这个新闻,一个法国女孩嫁到中国,结果被婆婆虐待,最后离婚回国了。"

"妈妈,那只是个案..."

"个案?我收集了二十多个这样的案例!"

玛丽亚拍着桌子,"艾琳娜,你清醒一点!"

马可和路卡也轮番对她进行"思想教育",试图让她放弃这个"荒唐"的想法。

03

四个月后,陈浩终于来到了意大利。

他买了昂贵的意大利红酒,准备了精美的礼物,满怀期待地要见艾琳娜的家人。

然而,迎接他的却是冷若冰霜的脸色。

"这就是那个中国人?"

玛丽亚用意大利语小声嘀咕,眼中满是审视。

陈浩努力用蹩脚的意大利语说:"您好,我是陈浩,很高兴见到您。"

他递上精心准备的礼物。

玛丽亚勉强接过礼物,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整个晚餐过程中,气氛都异常尴尬。

马可和路卡几乎不与陈浩说话,玛丽亚则不时用意大利语对艾琳娜发表评论。

"他看起来一点都不可靠。"

"中国男人就是会装。"

"你看他那副文绱绱的样子,能赚到钱吗?"

艾琳娜不停地为陈浩翻译和解释,但效果微乎其微。

陈浩虽然听不懂意大利语,但从家人们的表情和语调中,他能感受到强烈的敌意。

晚餐后,玛丽亚直接对艾琳娜摊牌:"我不同意你们结婚。"

"为什么?你甚至不了解他!"

"我不需要了解。中国那么远,文化差异那么大,你们不会幸福的。"

马可也站出来支持妻子:"艾琳娜,听爸爸的话,分手吧。意大利有的是优秀的男孩子。"

"我不会分手的!"

艾琳娜坚决地说,"我爱陈浩,他也爱我。这就够了!"

"爱?爱能当饭吃吗?"

玛丽亚冷笑,"等你到了中国,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看你怎么办!"

那晚,陈浩住在了酒店里。

艾琳娜陪着他,两人都很沮丧。

"也许...也许我们应该再等等?"

陈浩说,"等你家人接受我们再结婚?"

"不!"

艾琳娜坚决地摇头,"我们已经等够了。如果他们不接受,那就是他们的损失!"

04

接下来的几天,冲突愈演愈烈。

玛丽亚开始采用更极端的手段。

她联系了艾琳娜的导师,试图让学校取消她的学位。

她还找到陈浩住的酒店,用蹩脚的英语警告他离开自己的女儿。

"你走!离开我女儿!"玛丽亚指着陈浩大喊。

陈浩虽然听不太懂,但能明白她的意思。

他平静地说:"阿姨,我真的很爱艾琳娜。我会好好照顾她的。"

"照顾?你拿什么照顾?"

那天晚上,艾琳娜和家人发生了史上最激烈的争吵。

"妈妈,你怎么能去酒店找陈浩?你这样做太过分了!"

"过分?我是你妈妈!我有权利保护自己的女儿!"

玛丽亚歇斯底里地大喊,"那个中国人一看就不是好人!"

"他哪里不好了?你说出一个理由来!"

"理由?他是中国人,这就是最大的理由!"

这话彻底伤了艾琳娜的心。

马可和路卡也站在母亲一边,三人轮番对艾琳娜进行"围攻"。

争吵一直持续到深夜,邻居都被吵醒了,过来敲门抗议。

最终,艾琳娜含泪跑出了家门,投奔到陈浩的怀抱里。

"我们回中国吧。"

她哽咽着说,"我不想再待在这里了。"

陈浩心疼地抱着她:"好,我们回中国。等他们想通了,再回来看他们。"

05

一周后,艾琳娜和陈浩踏上了回中国的飞机。

临行前,她最后一次回到家里收拾行李。

客厅里,全家人都在等她。

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

"艾琳娜,你真的要走?"马可的声音有些哽咽。

"是的,爸爸。"

艾琳娜努力保持平静,"我爱你们,但我也爱陈浩。"

"如果你走了,就永远不要回来!"

玛丽亚突然站起来,声音颤抖着说,"从今天起,我没有你这个女儿!"

这话像一把刀子,深深刺进了艾琳娜的心。

她看着从小疼爱她的母亲,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妈妈...你真的要这样吗?"

"我说话算数!"玛丽亚转过身去,不再看她。

"你选择了那个中国人,就是背叛了这个家!"

只有马可还有些不忍,但在妻子的坚持下,他也选择了沉默。

艾琳娜拖着行李箱走出家门的那一刻,回头看了最后一眼这个她生活了二十六年的家。

玛丽亚站在窗前,看到女儿回头的动作,她的手紧紧抓着窗帘,眼中也含着泪水。

但她还是狠心地拉上了窗帘。

"妈妈,你会后悔的。"

艾琳娜小声说了一句,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06

到了中国后,艾琳娜和陈浩很快就结了婚。

陈浩的父母对这个意大利媳妇非常喜欢,李秀兰更是把她当作亲女儿一样疼爱。

"艾琳娜,你离家这么远来到中国,一定很想家吧?"李秀兰心疼地说。

"阿姨,我现在有了新家,就是这里。"

艾琳娜强颜欢笑,但心里对意大利的家人还是很思念。

她试着给家人打过几次电话,但都被挂断了。

发微信也被拉黑了。

她知道,母亲是真的生气了。

陈浩看出了妻子的心思,安慰她说:"别担心,时间会证明一切的。等他们看到我们过得很幸福,自然就会原谅我们了。"

艾琳娜点点头,心里却还是很难过。

她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在中国的新生活中。

她在当地的语言学校找了一份意大利语老师的工作,业余时间还在研究如何开设中意文化交流中心。

陈浩的事业也发展得很顺利。

他原本就是个优秀的程序员,回国后很快就在一家科技公司找到了高薪工作。

一年后,他甚至开始考虑自己创业。

表面上看,他们的生活确实很幸福。

但艾琳娜心中始终有一个结:她想念家人,特别是想念妈妈。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都会偷偷看着手机里家人的照片流泪。

陈浩有时会发现,但他只能默默陪伴,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妻子。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艾琳娜逐渐适应了在中国的生活,也交到了不少朋友。

但她与意大利家人的联系却彻底断了。

一年半后的一天,艾琳娜意外怀孕了。

得知这个消息时,她既兴奋又难过。

兴奋的是即将成为母亲,难过的是不能和自己的母亲分享这份喜悦。

"如果妈妈知道她要当外婆了,应该会很高兴吧?"艾琳娜对陈浩说。

"要不要试着联系一下?"陈浩建议。

艾琳娜摇摇头:"算了,她既然选择断绝关系,我也不想自讨没趣。"

07

与此同时,在意大利的玛丽亚一家,日子也不好过。

餐厅的生意因为疫情受到了严重冲击。

客流量锐减,收入也跟着大幅下降。

马可的建筑公司也受到了影响,接到的项目越来越少。

更糟糕的是,银行开始催促还贷。

餐厅和房子都抵押了贷款,现在还不上了。

"怎么办?银行给我们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马可愁眉苦脸地说。

"再想想办法吧,实在不行就卖掉餐厅。"玛丽亚也一筹莫展。

路卡刚从大学毕业,找工作也处处碰壁。

一家人的开支都靠着马可微薄的收入维持。

最难熬的是晚上。一家三口坐在客厅里,谁都不说话。

以前艾琳娜在的时候,家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她会给大家讲中国的故事,会做中国菜给家人尝。

现在家里冷冷清清的,连电视都懒得开。

"要是艾琳娜在就好了。"路卡有一次忍不住说。

"你敢提她?"

玛丽亚立刻变了脸色,"她已经不是我们家的人了!"

但说完这话,玛丽亚自己也觉得心酸。

女儿已经离开一年多了,她连一个电话都没有。

有时候夜里睡不着,她会想,艾琳娜在中国过得好吗?有没有受委屈?

不过她嘴硬,从来不在家人面前表现出对女儿的思念。

几个月后,情况更加糟糕了。

银行收回了抵押的房子,一家人不得不搬到郊区一间破旧的出租屋里。

餐厅也被迫关闭,玛丽亚失业了。

马可四处找工作,但年龄大了,又没有特殊技能,处处碰壁。

路卡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在快餐店打零工维持生计。

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绝境。

有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只能靠面包和水果腹。

"早知道会这样,当初就不应该那么绝情。"马可有一次忍不住抱怨。

"你什么意思?"玛丽亚警觉地看着他。

"我是说...也许我们应该联系一下艾琳娜?"

"绝对不行!"玛丽亚坚决反对,"我们丢不起这个人!"

但她心里其实也很矛盾。

这些问题经常在她脑海中浮现,但她始终拉不下脸主动联系女儿。

两年后的一个深夜,破旧的出租屋里静得可怕。

玛丽亚坐在床边,手里拿着最后一张五欧元的纸币,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

马可从外面垂头丧气地回来,双手空空。

"又没找到工作,老板一听说我们餐厅破产了,连面试机会都不给。"

路卡蜷缩在墙角,肚子饿得咕咕叫。

"妈妈,我们明天吃什么?房租已经欠了三个月了,房东说再不交钱就要赶我们出去了..."

玛丽亚的手颤抖着摸向口袋里那部早已停机的手机。

她无数次想要拨出那个熟悉的号码,但每次手指都在按下拨号键前颤抖着收回来。

"要不...要不我们联系一下艾琳娜?"

马可小心翼翼地提议,声音像蚊子一样小。

玛丽亚猛地站起来,声音嘶哑,"我们当初说过的话...怎么能现在去求她?我们还有什么脸面..."

正在这时,破旧的房门突然被轻轻敲响了。

咚咚咚,三声很轻很小心的敲门声。

三个人面面相觑,这个时间会是谁?会不会是房东来催租?

马可战战兢兢地走到门边,透过猫眼看了看,外面站着一个穿制服的人:"谁...谁啊?"

"您好,我是国际快递公司的,请问是玛丽亚女士吗?有您的包裹需要签收。"

马可打开门,快递员递过来一个不大不小的纸箱:"请您签字。"

玛丽亚疑惑地签了字,接过包裹。

当看到寄件地址的时候,她整个人如遭雷击。

马可和路卡也看到了,三个人都呆呆地盯着那个包裹,谁也不敢打开。

磨蹭了好一会儿,还是玛丽亚深吸了口气,她用颤抖的手撕开包装。

就在打开包装的一瞬间,三个人全部僵在原地。

在压抑到极致的氛围中,包裹“砰”得一声从玛丽亚手中滑落,砸在地上。

玛丽亚腿一软,直接瘫坐在椅子上,后背还没完全靠稳,眼泪就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掉……

08

包裹上的寄件地址清清楚楚地写着:中国,发件人:Elena Chen。

Elena Chen——那是艾琳娜结婚后的名字。

里面不仅有一叠现金,还有三张机票和一封用意大利语手写的信。

"打开看看吧。"马可颤抖着说。

她展开信纸,艾琳娜熟悉的笔迹映入眼帘:

"亲爱的爸爸、妈妈、路卡:

我知道你们现在遇到了困难。

餐厅的事情我都听说了,我也知道你们搬家了。

请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我一直在默默关注着你们。

不管你们曾经怎样对待我和陈浩,你们永远是我最爱的家人。

这些钱先应急用,机票是来中国的,如果你们愿意,我想让你们看看真实的中国,看看你们的女儿现在过得怎么样。

妈妈,我知道你生我的气,但我从来没有怪过你。

我理解你的担心,理解你的不安。

你觉得我会在中国受苦,但实际上,我过得很好。

陈浩的公司发展得很顺利,我也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事业。

更重要的是,我怀孕了。

你们即将有外孙了。

我知道你一定很想抱抱你的外孙,就像当年抱我一样。

来中国看看吧,看看你们的女儿,也看看你们未来的外孙。

永远爱你们的艾琳娜"

读完这封信,玛丽亚已经泣不成声。

她紧紧抱着信纸,仿佛在抱着失散多年的女儿。

"她...她怀孕了?"马可也哽咽了。

"我们要当外公外婆了..."路卡的声音也在颤抖。

那一刻,两年来积压在心中的愧疚、思念、悔恨,全都汹涌而出。

玛丽亚哭得像个孩子,马可和路卡也红了眼圈。

"我们错了...我们真的错了。"玛丽亚抱着信纸,一遍遍地说,"我的女儿,我的艾琳娜..."

09

经过一夜的商量,一家三口决定接受艾琳娜的邀请。

他们用艾琳娜寄来的钱还清了欠租,办理了签证,准备前往中国。

临行前,玛丽亚站在镜子前仔细打量着自己。

两年来的贫困生活让她憔悴了许多,头发也白了不少。

她担心女儿看到自己现在的模样会难过。

"你觉得艾琳娜会原谅我们吗?"她问马可。

"她既然邀请我们去,就说明她已经原谅我们了。"

马可安慰道,"我们的女儿从小就心地善良,她不会记仇的。"

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后,他们终于到达了中国。

走出机场的那一刻,玛丽亚紧张得腿都在发抖。

然后她看到了艾琳娜。

两年不见,女儿变化很大。

她脸色红润,整个人都散发着幸福的光芒。

最明显的是她挺着的肚子,已经有五个月了。

"妈妈!"艾琳娜看到家人,立刻迎了上来。

玛丽亚本来准备好了一大堆道歉的话,但看到女儿的瞬间,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只能紧紧抱住她,放声大哭。

"对不起,对不起,妈妈错了..."

玛丽亚一边哭一边说。

"妈妈,都过去了,都过去了。"艾琳娜也哭了,"欢迎来到中国!"

陈浩站在一边,虽然意大利语还是不太流利,但他用英语说:"欢迎,我的家人们。"

听到"我的家人们"这几个字,玛丽亚哭得更厉害了。

两年前,她恶语相向,拒绝承认这个中国女婿。

现在,这个她曾经伤害过的男人,却真心实意地称他们为家人。

10

接下来的几天,玛丽亚一家对中国的印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浩带他们参观了自己的公司。

那是一家规模不小的科技企业,有一百多名员工,办公环境现代化程度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这真的是陈浩的公司?"路卡震惊地问艾琳娜。

"是的,他两年前开始创业,现在发展得很好。"

艾琳娜自豪地说,"他不仅有商业头脑,人品也很好,员工们都很尊敬他。"

玛丽亚看着在员工中间指挥工作的陈浩,想起自己两年前对他的种种偏见,感到深深的羞愧。

这个她曾经看不起的中国男人,原来这么优秀。

艾琳娜还带他们参观了自己的中意文化交流中心。

这里不仅教意大利语,还教中文,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

"你看,这里有很多中国学生在学意大利语,也有意大利学生在学中文。"

艾琳娜介绍着,"我们定期举办文化活动,让两国人民更好地了解彼此。"

看到女儿在异国他乡创办的事业,马可眼中满是骄傲:"艾琳娜,你做得太好了。"

最让他们感动的是陈浩父母的态度。

李秀兰把艾琳娜当作亲生女儿一样疼爱,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

陈浩的父亲陈国平虽然话不多,但也时刻关心着艾琳娜的身体状况。

"你们中国的父母都这么好吗?"玛丽亚问艾琳娜。

"陈浩的父母确实很好,但不是所有中国父母都一样。"

艾琳娜实事求是地说,"就像意大利的父母也各不相同一样。不能以偏概全。"

这话让玛丽亚更加惭愧。

当初自己就是以偏概全,用刻板印象看待中国和中国人。

11

在中国的半个月里,他们走访了许多地方。

看到了现代化的城市,也见识了古老的文化。

他们发现,中国并不是想象中的贫穷落后,而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国家。

路卡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尤其感兴趣。

"姐姐,这里的移动支付太方便了!还有高铁,比欧洲的还要快!"

"是的,中国在很多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艾琳娜说,"当初陈浩跟你们解释的时候,你们不相信。现在亲眼看到了吧?"

马可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当时我们确实有偏见。"

最让玛丽亚感动的是,艾琳娜在这里交到了许多朋友。

中国朋友们对这个意大利媳妇都赞不绝口,夸她中文说得好,人也善良温柔。

"艾琳娜是我们见过最棒的外国朋友了!"

一个中国朋友用英语对玛丽亚说,"陈浩能娶到她,真是太幸福了!"

听到这些赞美,玛丽亚心中五味杂陈。

原来自己的女儿在这里这么受欢迎,这么被人尊重。

而当初,自己却担心她会受到歧视和欺负。

一天晚上,玛丽亚和艾琳娜单独在阳台上聊天。

"艾琳娜,你在这里真的开心吗?"玛丽亚问。

"很开心,妈妈。"

艾琳娜摸着肚子,"我有爱我的丈夫,有疼我的公婆,有自己喜欢的事业,还有即将出生的宝宝。我还能要求什么呢?"

"那你不想我们吗?"

"当然想。"

艾琳娜的眼中闪着泪光,"尤其是在我最需要妈妈的时候,比如怀孕初期孕吐得厉害,比如第一次感受到胎动的时候。"

玛丽亚听了,眼泪又流下来了:"都怪妈妈,都怪妈妈当初太固执..."

"妈妈,我理解你的担心。"

艾琳娜握住母亲的手,"你担心我在异国他乡受委屈,担心文化差异会让我不适应,这些都是出于对我的爱。只是方式不太对而已。"

"我当初不应该说那么绝情的话。"

玛丽亚后悔地说,"我不应该断绝母女关系。"

艾琳娜紧紧抱住母亲,"我知道你是担心我,只是表达方式有些极端。但我相信,如果你们早点来中国看看,早点了解真实的情况,就不会有后面的误会了。"

那一刻,玛丽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母亲。

女儿不仅没有怪她,还这样体谅她的心情。

12

半个月的行程接近尾声,玛丽亚一家人对中国和陈浩的看法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最后一天,陈浩专门请假陪他们去了天安门广场和长城。

站在长城上,看着绵延万里的雄伟建筑,路卡感慨地说:"中国人真了不起,能建造出这样的奇迹。"

"是的,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

陈浩用不太流利的意大利语说,"我们中国人热爱和平,勤劳善良。"

马可拍了拍陈浩的肩膀:"陈浩,对不起。当初是我们错了。"

"不用道歉,叔叔。"

陈浩真诚地说,"我理解你们的心情。艾琳娜是你们的宝贝女儿,你们不舍得让她离开,这很正常。"

"你是个好男人,陈浩。"

玛丽亚郑重地说,"我为当初的行为向你道歉。也谢谢你,这两年来这么好地照顾艾琳娜。"

"这是我应该做的。"

陈浩说,"艾琳娜现在是我的妻子,爱护她是我的责任。"

晚上的送别宴会上,玛丽亚站起来举杯。

"我要为我的女婿陈浩,为我的女儿艾琳娜,为我们即将出生的外孙,干杯!"

所有人都举起了杯子。

那一刻,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真正融为了一体。

13

回到意大利后,玛丽亚像变了个人似的。

她开始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

她把在中国拍的照片洗出来,贴了满满一墙。

邻居们都很好奇:"玛丽亚,你女儿在中国过得怎么样?"

"很好,非常好!"玛丽亚自豪地说。

"她的中国丈夫很优秀,对她也很好。中国是个了不起的国家!"

这和两年前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初玛丽亚逢人就说中国的坏话,现在却成了中国文化的宣传员。

马可重新找到了工作,路卡也在一家公司找到了不错的职位。

一家人的生活慢慢好转。

最重要的是,他们和艾琳娜恢复了联系。

现在每天晚上都会视频通话,分享各自的生活点滴。

"艾琳娜,宝宝现在怎么样?"玛丽亚每次都会关心地询问。

"很好,医生说一切正常。预产期是下个月。"艾琳娜幸福地说。

"我们会过去陪你坐月子的。"

玛丽亚已经在准备再次前往中国的计划。

一个月后,艾琳娜顺利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

玛丽亚一家按时到达中国,见到了他们的小外孙。

看着怀抱中的混血宝宝,玛丽亚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好可爱!既有妈妈的蓝眼睛,又有爸爸的黑头发。"

"奶奶,抱抱孙子吧。"艾琳娜把孩子递给婆婆李秀兰。

李秀兰小心翼翼地接过孩子,满脸慈爱:"我的宝贝孙子,奶奶爱你。"

玛丽亚在一旁看着,心中感慨万千。

两年前,她还在拒绝承认这门亲事。

现在,两个不同文化的家庭围着同一个孩子,其乐融融。

14

几个月后,玛丽亚做了一个决定:她要在中国定居一段时间。

"我想学好中文,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她对艾琳娜说,"而且我想帮你带孩子。"

艾琳娜非常感动:"妈妈,真的吗?"

"当然。我要弥补这两年缺失的时光。"玛丽亚坚定地说。

马可和路卡也支持母亲的决定。

马可说:"你去吧,我和路卡会定期来看你们的。"

于是,玛丽亚开始了在中国的新生活。

她报名参加了中文班,每天认真学习汉语。

她还向李秀兰学习中国菜,向邻居们学习中国的育儿经验。

最让人惊讶的是,她竟然适应得很好。

以前在意大利时,她固执己见,对新事物接受度不高。

但来到中国后,她仿佛换了个人,积极学习,努力融入。

"妈妈,你变化真大。"艾琳娜感慨地说。

"人总是要成长的。"

玛丽亚笑着说,"以前的我太狭隘了,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一切。现在我明白了,世界这么大,每种文化都有它的美好之处。"

陈浩对这位岳母也刮目相看。

当初那个固执偏执的意大利女人,现在变得如此开明和善解人意。

他开始教玛丽亚学习中国书法,玛丽亚也教他制作意大利美食。

一年后,玛丽亚的中文已经可以进行日常交流了。

她还在艾琳娜的文化交流中心帮忙,教授意大利语和意大利文化。

"玛丽亚老师,您的课讲得真好!"

学生们都很喜欢这位和蔼的意大利奶奶。

看着妈妈在中国找到新的人生价值,艾琳娜感到无比欣慰。

两年前的决裂仿佛是一场梦,现在的和谐才是真实的生活。

15

三年后,当初那个破旧的意大利出租屋已经成为了历史。

马可和路卡在中国投资开了一家意大利餐厅,生意红火。

玛丽亚则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意大利文化传播者。

一家人真正在中国扎下了根。

艾琳娜又怀孕了,这次是个女孩。

当玛丽亚抱着外孙女的时候,眼中全是慈爱和满足。

"如果当初没有那场风波就好了。"她有时会这样感慨。

"妈妈,不要这样想。"

艾琳娜安慰她,"也许正是因为有了那些磨难,我们才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而且,你现在不是很喜欢中国吗?"

确实,玛丽亚现在已经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

她不仅学会了中文,还对中医、太极、书法等传统文化都有了深入的了解。

一个周末的下午,一家人在花园里享受天伦之乐。

陈浩在教外孙踢球,玛丽亚在逗外孙女,艾琳娜和李秀兰在准备晚餐。

看着眼前这幅温馨的画面,谁能想到,三年前这个家庭还经历过那么激烈的冲突和决裂?

艾琳娜看着这一切,眼中含着幸福的泪水。

三年的等待,终于等来了最完美的结局。

爱电竞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