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车辆过户贷”:是贷款创新还是风险陷阱?

2025-09-17 23:21:37 130

车辆过户贷作为一种非传统融资方式,近年来在部分有资金需求的群体中悄然兴起。其核心逻辑是通过转移车辆所有权来获取资金,但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法律关系和潜在风险,常使借款人陷入“看似解渴,实则埋雷”的困境。

过户给第三方个人:转按揭贷款的“亲情牌”风险

操作逻辑:亲属/朋友间的“资金腾挪”

• 流程:借款人因征信、收入等问题无法直接申请车贷,便将车辆过户给亲属或好友(第三方),由第三方以购车名义申请贷款,资金实际由借款人使用。

案例警示:一场因“帮忙”引发的官司

• 案例:张某创业失败需要资金,将车辆过户给表哥申请了20万元贷款。后来张某逾期,银行起诉表哥还款。表哥无奈卖车还贷,但车辆已贬值,最终损失5万元,兄弟关系也降至冰点。

过公户:融资租赁公司的“变相贷款”游戏

操作逻辑:卖车再回租的“资金套现”

• 流程:

1. 借款人将车辆过户给融资租赁公司(公户),获得卖车款(即贷款本金);

2. 借款人与融资租赁公司签订《融资租赁合同》,以“租车”形式继续使用车辆,每月支付租金(含本金和利息);

3. 租赁期满后,借款人支付尾款(如1元)重新获得车辆所有权(重新过户给借款人)。

案例警示:一场“租车”引发的财产危机

• 案例:李某因生意周转需要资金,将价值15万元的车过户给融资租赁公司,获贷10万元,月租金3000元(含利息)。后来李某逾期1个月,融资租赁公司拖走车辆并起诉,要求支付剩余租金(民间借贷金额)8.7万元和违约金2万元。法院判决李某败诉,需偿还欠款金额以及租车违约金等合理款项。李某最后钱财两空。

车辆过户贷,是“救命稻草”还是“烫手山芋”?

车辆过户贷的兴起,反映了部分群体对资金的迫切需求,但其本质是通过法律灰色地带融资,风险远高于传统贷款。

无论是亲属间的转按揭“背贷”,还是融资租赁公司的“租车套路”,都可能让借款人陷入“车财两空”的境地,还有可能要面临亲属关系的破裂。

在申请贷款或是帮助别人办理相关贷款业务的时候一定要把风险前置。有些时候为了当前的利益不顾后期的风险完全不值得的,因为当前的困难可以克服,但是后期的风险却是自己很难承受的……

爱电竞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