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炮塔+新30炮!7月3日,解放军新一代轮式步战车火力值爆棚

2025-07-09 10:39:51 58

如果喜欢请点个关注,多多评论!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开主页查看!

无人炮塔+新30炮!解放军新一代轮式步战车火力值爆棚

中国网络社交媒体平台连续出现解放军新一代8X8轮式装甲步战车的高清照片,车体侧面清晰展示了新型战术编号与改进特征。

这些图像证实此前被称作19式的装甲车辆已进入批量生产和装备阶段,成为解放军轮式装甲车辆装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曝光的新型号与既有装备形成技术迭代关系,其发展脉络可追溯至本世纪初列装的08式轮式装甲步战车。

作为解放军现役主力轮式装甲车辆,08式轮式装甲步战车完成定型列装。

该车研制工作始于2001年,设计目标是为陆军中型合成旅及海军陆战队提供具备高速机动能力和基础防护的通用作战平台。

整车长度8米,车高控制在3米以内,战斗全重21吨,采用3名车组成员加7名载员的标准配置。

动力系统搭载的450马力柴油发动机可实现100公里/小时的公路极速,配合800公里的最大行程,满足战役机动需求。

其配备的两具涵道式螺旋桨保障了8公里/小时的水上浮渡能力,形成独特的陆海两栖机动特性。

在火力配置方面,08式步战车装备ZPZ02式30毫米自动炮,配有红箭-73C/D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车体前部设置5.8毫米并列机枪。

火控系统集成简易光电观瞄装置,赋予车辆基本的动对静射击能力。

防护层面,车体正面可在特定距离抵御25-30毫米穿甲燃烧弹攻击,侧面及后部可防御7.62毫米穿甲弹打击。

作为21世纪初信息化建设成果,该车率先配备国产车载作战导航系统,初步实现战术单位的战场信息共享。

随着国际装甲车辆技术发展和战场环境演变,08式暴露出火力强度不足、防护能力有限等问题。

其30毫米自动炮难以应对新型步兵战车威胁,红箭-73系列导弹的抗干扰能力和毁伤效能与现代战场需求存在差距。

防护指标在面临12.7毫米重机枪普遍威胁的作战环境中也存在改进空间。

这些因素推动研制单位在继承成熟技术基础上,发展出深度改进的19式轮式装甲步战车。

19式轮式装甲步战车基于全新8X8轮式装甲底盘打造,战斗全重提升至23-24吨。

该车在保持"3+7"乘载布局基础上,车体首下装甲倾斜角度明显增大,侧面增加模块化附加装甲安装基座。

防护性能升级为周向全方位防御12.7毫米穿甲弹打击,重点部位防护能力达到北约STANAG 4569三级标准。

动力系统换装液力自动变速箱,越野机动平顺性和复杂地形通过能力得到强化,同时维持了08式系列的两栖机动特性。

火力系统重构是此次改进的核心领域。

新型无人遥控炮塔配备国产第二代30毫米链式自动炮,穿甲弹垂直侵彻深度提升至80毫米均质钢装甲,配合新型火控计算机,射速和打击精度均有显著提高。

炮塔两侧各设1具红箭-13反坦克导弹发射筒,这种采用图像制导技术和双向数据链的新型导弹有效射程达8公里,静对静命中概率超过85%,可穿透1000毫米均质钢装甲。

上反稳像火控系统与车长独立全景观瞄装置的结合,使车组具备行进间动对动射击能力和"猎-歼"作战模式。

在体系作战能力构建方面,19式升级为全车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各乘员终端实现全车传感器信息融合共享,可通过战术数据链与旅级指挥系统实时互联。

载员舱优化了舱内布局和人机工效设计,保留空调系统的同时增强了三防装置效能。

从公开图像显示的焊接工艺和装甲接缝处理技术判断,新型步战车的制造工艺水平已达到国际第三代装甲车辆标准。

从08式批量列装到19式装备部队,解放军轮式装甲车辆的迭代周期充分反映出装备发展聚焦实战需求的核心理念。

新型车辆在保持两栖机动和快速部署特性的前提下,重点强化生存能力与杀伤效能,其技术特征与法国VBMR、德国"拳击手"等国际同类型装备发展趋势基本同步。

作为陆军中型合成旅的核心装备,19式轮式装甲步战车及其衍生车型将构成未来地面突击力量的重要支柱,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的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

无人炮塔+新30炮!解放军新一代轮式步战车火力值爆棚

对于这件事,各位读者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表达你的观点!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来源于公开网络或第三方平台,旨在传播国际资讯与正能量。文中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官方立场。若涉及版权或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

爱电竞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