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下狠手!华盛顿将大变样,美军已严阵以待,首都面临清算

2025-08-12 11:44:12 161

8月10日深夜,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直接放话,要求首都的无家可归者“立即搬走”,罪犯必须进监狱。话音刚落几小时,五角大楼便证实,部队已在准备开进华盛顿特区。一场针对城市治理的强硬行动,似乎已箭在弦上。

然而,特区市长鲍泽次日早晨就在电视上公开反驳,称首都并未经历所谓的“犯罪激增”。她强调:“我们在2023年确实经历过可怕的犯罪高峰,但现在不是2023年。”市长的回应并非空谈,而是有数据支撑。

根据特区警察部门的统计,今年前七个月,华盛顿的暴力犯罪同比下降了26%,总体犯罪率也下降了约7%。鲍泽甚至指出,经过两年努力,特区的暴力犯罪率已经降至“30年来的最低点”。那么,既然治安状况正在好转,为何还要动用军队?

总统的“权力游戏”

特朗普威胁动用的国民警卫队,规模可能高达1000人。对于面积仅有68平方英里的华盛顿特区来说,这意味着每平方英里将部署近15名军人。白宫官员对此表态谨慎,称总统尚未做出最终决定,部队的具体任务仍在商议中。

在法律层面,这次部署充满了模糊性。与需要州长同意才能调动国民警卫队的州不同,华盛顿特区地位特殊,其国民警卫队直接由总统指挥。这为特朗普的行动提供了便利,但也引发了更深的宪政疑问。

白宫至今未能明确说明,总统将依据何种法律授权来驱逐街头人员。有官员模糊地表示,总统有权管理特区内的联邦土地和建筑。但全面接管城市治理,理论上需要国会废除现行的地方政府结构,这无疑将打破特区两百多年来的自治传统。

加州预演

这种强硬姿态和行动模式,在不久前的加州已经上演过一次。今年6月,特朗普不顾州长纽森的强烈反对,强行将4000名加州国民警卫队员“联邦化”,并增派700名海军陆战队员进驻洛杉矶,以应对当时的大规模抗议。

加州的这次行动创造了三个史无前例:让不具备执法权的现役军人执行国内执法任务;在州长明确反对的情况下强行调动部队;在没有法院命令的情况下单方面行动。法律专家分析,这是一种典型的“先斩后奏”策略。

政府先通过大规模军事部署制造紧张局势,再利用局势的升级来为引用《叛乱法》等更激进的法律寻找借口。特朗普甚至在6月14日的一次阅兵中公开警告,任何抗议都将面临“非常强大的武力镇压”,其意图不言而喻。

不过,加州的经验也表明,只要抗议活动保持在和平范围内,政府就难以找到升级武力的正当理由。随着洛杉矶局势缓和,五角大楼在7月22日撤走了全部海军陆战队员和半数国民警卫队。

将军太多还是总统权力太大

在街头部署士兵的同时,一场更深层次的变革正在五角大楼内部悄然进行。今年5月,国防部长签署备忘录,要求削减至少20%的现役四星上将及同等级别的国民警卫队军官。

官方给出的理由是,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美军需要“砍掉将星、充实兵力”,将节省的预算用于加强基层部队。但外界普遍将这场行动解读为一次“大清洗”,旨在清除军中异见,强化总统对军队的直接控制。

军事部署的重心也在调整。今年4月,五角大楼从叙利亚东北部撤走了600名士兵。全球收缩兵力,却在国内城市问题上投入重兵,这一转向的背后逻辑,耐人寻味。把本应用于国防的军事资源转向国内治理,其长远代价尚未被充分认识。

结语

历史上,美国总统绕过州长调动国民警卫队有过五次先例,都发生在20世纪中叶的民权运动时期。当时,联邦军队的介入是为了压制地方的保守势力,保障民权法案的推行。如今,同样是动用军队,目标却截然相反。

特朗普即将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被白宫官员称为“第二任期最重要的公告之一”。无论是加州的法律诉讼,还是华盛顿的军事部署,都暴露了美国政治分裂的军事化趋势。当政治分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调和,军事力量便成了桌面上的选项。

但国民警卫队的防暴盾牌终究无法解决无家可归的社会根源,正如军队无法弥合深层的政治裂痕。将城市治理问题简化为治安问题,再用军事手段来解决,这种做法或许能带来一时的“清净”,却可能埋下更复杂的宪政危机和社会对立的种子。

爱电竞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